第五十八章 酸棗會盟 (第1/4頁)
曹孟德跟原著一樣,沒有逃回他的老家沛國譙縣而是來到陳留郡,原因是曹孟德想到自己與陳留郡太守張邈為好友,猜想他的老家譙縣此時肯定已成為董卓請君入甕的圈套,豈敢再回譙縣。
於是曹孟德準備就在陳留起兵,準備豎起旗幟聯合天下州牧跟太守討伐董卓。曹孟德歷數董卓幾大罪狀:縱容部下燒殺搶掠,欺虐百姓,自行廢少帝,侮辱皇室,殘害朝廷忠臣,禍亂天下,誠邀天下忠臣義士共誅漢賊。
曹孟德的決定得到好友張邈的暗中支援,而陳留望族被舉為孝廉的衛茲如原著一樣散盡家財,資助曹孟德起兵,聚得五千餘人義兵。
在曹孟德家鄉沛國譙縣,曹孟德的族弟曹仁、曹洪、曹純等曹氏子弟,還有與曹孟德本就是同根生的夏侯家族的夏侯淵、夏侯惇聽得訊息後,也散盡家財聚得義兵前來跟陳留跟曹孟德匯合。
在曹孟德準備起兵時,曹孟德的父親曹嵩便帶領曹氏家人跟家中巨資遷往了徐州琅琊郡暫避,並沒有明面上出資支援曹孟德。
趙楠收到曹孟德聚義兵的情報後,結合自己前世所知網上各項分析,暗自想道“曹孟德真不愧人傑梟雄,放棄家鄉,不在自己家鄉起兵,這樣萬一失敗也就避免了自己家鄉受到牽連,而自己的父親直系親屬不曾出資支援他,反而遷至徐州而是給董卓看他曹孟德起兵跟曹家嫡系無關如同劃清了界限,曹仁、曹洪他們等人的支援只能算是旁支曹氏甚至夏侯氏自己的行為。這樣萬一討董失敗也不會牽扯到曹氏嫡系一脈。
選在陳留此地跟雒陽保持了不近不遠的距離,又距兗州很近,還有好友張邈的暗中大力支援,更有豪門望族衛氏的支援,若無之前仔細考量怎會有如此多準備。還是那句話古代的梟雄都是不易之輩,自己須更加謹慎。”
曹孟德起兵討董的號召傳遍天下之時,山陽郡的豪傑李乾帶領其侄子李典李曼成,率乘氏豪傑遊俠三千餘人前來投奔曹孟德。但此時的曹孟德還沒有聞達與天下,並沒有士子文臣來投靠。
曹孟德討董號召傳出去後,各地州牧、郡守有的相應,有默不作聲。相應的人陸續帶軍來到陳留郡的酸棗同曹孟德會盟。
趙楠相應曹孟德的號召,與軍師們商量好後帶隨軍軍師賈詡、郭嘉、陳宮,大將典韋、許褚、呂布、趙雲、高覽、樂進、太史慈,領軍三萬幷州鐵騎而來。
共計來了十九路,分別是南陽太守袁術、幷州州牧趙楠、冀州州牧韓馥、豫州州牧孔伷、兗州州牧劉岱、河內郡太守王匡、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喬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北海太守孔融、廣陵太守張超、右北平太守公孫瓚、河東太守張楊(原著是上黨太守)、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驍騎校尉曹孟德、金城太守馬騰、徐州州牧陶謙,會盟後義軍共是三十萬大軍。
十九路諸侯匯合後,曹孟德提議討董當師出有名,眾人紛紛稱讚,於是曹孟德將自己矯詔拿出來讀到“夫我大漢,巍巍四百餘載。尚文景,重漢武。時至今日先有外戚何進專權,逢中常侍讓等誅之,自取其禍;又西涼賊首卓,進京肆虐,傾頹社稷,廢少帝,自立為尚父。其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所到之處,僅為瓦礫。此人神共憤之舉,當仿周武、高祖,帥天下之兵而滅之!遂我關東義兵十九路,今乃替天行道、重振勤王、剿除叛賊、復興大漢。我等特在此聯名上書,盼聖上安自而為,切勿焦躁,天兵不日便可攻破洛陽,救聖上於虎口。如此,則聖上之幸,百姓之福!”眾諸侯認可了曹孟德的這份矯詔。
趙楠注意到右北平太守公孫瓚身後站有老相識劉備,還有另外兩個孔武有力身材魁梧的大漢,相必就是劉備的二弟臧霸、三弟潘鳳。趙楠上前說道:“久仰名震烏桓的公孫太守,幸會”,公孫瓚趕緊回應道“不敢當,跟趙使君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