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臺,在發言席前站定,規規矩矩的鞠躬,語氣平和的說道:“這是本科畢業之後,第一次站在這裡,雖然能有幸繼續留在母校參與教學工作,但回到操場上,站在主席臺,我還是這裡的學生。”

凌睿頓了一下,臺下的觀眾卻很適時地配合以掌聲,因為這是每一個畢業生再回到校園後的共同體會。

片刻的掌聲給了凌睿整理思路的時間,凌睿略挪了一下腳步,似乎站的舒服些,接著說道:“昨晚,對著電腦學習了好久的好詞好句,基本都沒背下來。和我們上學的時候一樣,考前突擊到半夜,上場全都是盲點。”

大夥哄得笑了起來,彭博站在下面直搖頭:“這哥們兒,讓鹿方寧附體了嗎?改這個風格了!”

只聽凌睿接著說道:“我想我應該是最幸運的畢業生了,畢業多年,依然承蒙母校培養,可以在這裡和後來的學生們一起學習,學我所未知,見我曾未見,很多次從主樓前走過,雕塑依然在那裡,和我剛入學時一樣,但它又好像知道,我今天可有收穫,我今天又有哪些遺憾!很多時候,我不敢總結,怕自己的問題太多,讓自己無法面對。但時間久了,又不能總這樣糊弄自己,還是要經常問問自己,我收穫了什麼,還有什麼需要我繼續努力。”

“學醫這條路是註定要一直走到黑的,很多人被各種考試考核考怕了,我不勸他;很多人又好奇,想試一試,我也不攔他。來了就好好學,凡事只有先做才能做好。這幾年也偷偷犯過錯、偷過懶,假裝你們都不知道吧。”

許是凌睿完全沒有講稿的原因,輕鬆自在的風格讓會場的氣氛溫馨許多,凌睿接著說道:“偶爾的!請老師們放心,不會總這樣的。在學科研究方面,一直沒有很好的突破,我太太總嫌棄我沒有靈感,我也無力辯駁,寒假期間本來想整理一些典型的病例,做一些資料積累,無意之間發現可以和兒子的速寫結合一下,我們合作了一本類似畫冊的書《讓外科手術看得更清楚》,沿著這個方向,我想再推進一下,在醫患溝通方面做一個總結,已經和我的小畫師溝通好了,他有空的時候就幫我做。”

“回頭整理這些處理過的病例和突發事件,算是溫故而知新,總結以往經驗,希望能對今後的實踐提供指導和借鑑吧。很多時候,我也很想對一些疑難的病症好好研究一番,在學科前沿領域有所突破,可惜總是機緣未到、修為太淺、難成正果。”

凌睿略換口氣,緩緩又堅定的說道:

“不過,我還是不會甘心就此罷手。

山不讓塵,川不辭盈。

往事堪堪亦瀾瀾,前路漫漫亦燦燦。

我想,可以換一個方式、換一種思路,從不同的角度再試一下的,萬一成了呢!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