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冥之中,似乎有一種天意,讓軍統女諜在臨汾火車站外遭遇了日軍這個名叫秋明的少佐軍官。

透過偷聽站在鐵軌旁的這兩名日軍軍官的對話,王穗花不動聲色地搞清了幾件事:剛剛提升為大隊長的秋明少佐同樣來自瀨名師團;他此行帶來的是秋明大隊的兩個步兵中隊,任務為拱衛臨汾火車站的師團兵站;他在啟程來晉南之前,緊急參加了對關門山八路軍根據地的一次掃蕩;而那次掃蕩的目的,是為了解除當地中國軍隊對小榆樹山的威脅。

一切都太偶然了——如果不是軍統三人組之前被阻隔在了臨汾城內,如果不是日軍騎兵聯隊的中隊長強行向這幾個冒牌記者索求拍照,軍統特工們幾無可能與這個秋明少佐面對面。又如果不是騎兵聯隊的中隊長恰好與秋明大隊長熟識而相互寒暄,王穗花也就不可能從其談話內容裡驚悉重要的線索。

小榆樹山!文城的日軍首腦竟然為了它的安全,專門出兵去掃蕩相鄰的關門山山腳,萩原旅團的參謀長甚至親自隨軍指揮。

那座坐落在文城與豐店之間的大山,那座被日本人封鎖了兩端山口的大山,那座有一條鐵道支線連通同蒲路的大山,一定是有重要得不能再重要的秘密,藏在其中!

此前已經陷入絕望的軍統女少校,重新看到了救命稻草。

終於擺脫掉了騎兵中隊長的糾纏,軍統三人組回到了臨汾城內的旅館。還在歸途的汽車裡,王穗花就迫不及待地說出了自己的新判斷——感謝上天,竟然讓她這個懂日語的人從對方的隻言片語裡抓住瞭如此重要的線索——詭異的神秘日軍軍列,已被證實不在臨汾火車站內;情報二組改變追蹤方向是錯誤的,“風計劃”的執行,同樣不在瀨名師團的南下大軍裡,它還在小榆樹山、還在宋家溝!

駕車的李彥起初沒有吭聲,從日軍兵站那裡搞到了汽油和幾聽牛肉罐頭,軍統男中尉眉開眼笑,心思一時還沒有收回來。後排車座上的方墨書,則一邊擺弄手裡的相機,一邊品味著王穗花激動不已的分析。

方墨書之前一直沒有跟在軍統女少校的身邊參與追蹤“風計劃”,所以對王穗花原有的許多分析和推斷,感受不是很深刻。他加入軍統,完全是因為太太周怡早就是軍統特工而被她半路拉進來的,他甚至沒有像李彥那樣接受過系統的培訓,而只是由王穗花對他講解了一些特工的要素,再就是靠軍統出身的太太平日裡言傳身教了——時值抗戰在山西全面爆發,成立之初的山西站人手捉襟見肘,對入局的新人疏於調教,也實出無奈。

而這一次與王穗花、李彥共同赴南同蒲路之前,山西站的站長趙青文曾經在太原親自接見方墨書,要他向文城的情報二組王穗花組長轉達自己對追蹤“風計劃”進度的強烈不滿;並一再強調,要將追查重心轉向南同蒲路、轉向瀨名師團進軍方向。所以,才有了他們現在沿著同蒲鐵道線南下追蹤的行動。但如今,組長竟然認為這個追蹤方向是錯誤的,而做出這一判斷的依據,僅僅只是她從兩個日軍少佐的交談中聽到的隻言片語。

“組長,要不要再慎重些?你該不會是想要我們重新返回文城或是豐店吧?”

不料,方墨書這句詰問話音未落,王穗花就斬釘截鐵地回應了一句:

“說對了!為什麼不呢?”

方墨書嚇了一跳:這等於情報二組要公開推翻站長的既定方案!這一步走對了還好,一旦走錯,整個二組將面臨難以承受的重責。

“我們是不是……先向站裡打個招呼?”方墨書在後排的座椅上挺直了身體,小心翼翼地建議:“看看站長是什麼態度?”

王穗花臉色一寒,從副駕駛座位上扭頭看自己的這個下屬:“怎麼打招呼?民用電話線不通;出發前,你們兩個又堅決不同意帶電臺,現在難道要我站在臨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