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子健派出的通訊員,從河口村飛馬趕到營部所在的西坪之時,正值這裡的一場攻防戰鬥接近尾聲,披著夜色衝上來的幾股日本兵,又披著夜色退了下去。見此情形,通訊員也就明白了,河口村爆發的激戰絕非偶然,這應該是日軍有預謀、有組織的專門針對八路軍根據地的突襲。
在西坪村內的青龍河岸邊,通訊員見到了劉恕——教導員正在一疊聲地催促還沒有集結完畢的新兵連,這支由本村農家子弟組成的新兵連,正式發槍還不到三天,就趕上了突然降臨的戰鬥,當然顯得緊張和忙亂。還在新兵連成立之初,劉恕便已經向營長要求,準備親自兼任新兵連的連長,馮長治當時想也未想就同意了。
但劉恕此時的心情卻有如打翻了五味瓶。
能夠順利兼任新兵連連長——他已經準備未來將其命名為新5連——讓劉恕暗暗激動不已,在以往,他這個教導員只是作為政工幹部存在,但今後顯然不一樣了,手中如果有了一支可以歸自己調遣的隊伍,在營部的話語權自然就會加重。他痛恨向來擁兵自重、不把自己放在眼裡的副營長吳子健的傲慢。這一現象,即將成為歷史!
可是,今晚已經打響的這場戰鬥,吉凶未卜;究竟來了多少敵人、是什麼性質的攻擊,也還沒有答案。新兵連剛剛落成,完成的訓練大都是列隊、出操等基礎科目,平均兩人一枝的步槍剛剛下發,專業的軍事化培訓尚未開展,也就談不上有什麼戰鬥力。劉恕擔心,靠著減租減息政策帶來的參軍熱情、好不容易拉起了這麼一支隊伍,可千萬別夭折在殘酷的戰火裡!
帶著複雜的思緒,劉恕一邊厲聲訓斥一些動作不到位的新兵,一邊緊張地聆聽著村西的動靜。謝天謝地,那邊的槍炮聲總算弱下去了:來犯之敵應該是已被營長和王雙龍率領的6連擊退。
新兵連手忙腳亂集結的時候,在青龍河對岸,7連則由連長、指導員帶領著做好了戰鬥準備;騎兵連的一個排人馬,也與7連一道在待命。
夏連山帶領的騎兵連的另一個排,本來準備奉命趕去河口村探詢情況,但西坪這裡一打響,他就改變初衷,果斷帶著那個排從北邊的村頭(西坪村的村頭與河口村一樣,開在村子北端)馳了出去,轉到來犯敵軍的側翼去實施襲擾。
終於,槍炮聲平息了,黑暗籠罩下的西坪村,忐忑不安地等待著接下來的命運。
馮長治還沉浸在後怕中。
真是好險!剛才他和6連倘若再慢一分鐘,敵軍的前鋒就有可能灌進村子了。雖然看不清來敵的樣子,但對面響起的哇啦哇啦的日語喊叫聲,印證是日軍無疑。
幸虧有炮兵班炮火的及時支援。這場遭遇戰在全面接火之後,蜂擁而來的日軍人數之多,完全超出了6連的阻擊能力,只要再多打上一會,6連就真的頂不住日本兵的衝殺了。但趙野郊炮兵班的大小炮,最終挽救了整條村西的防線,馮長治親身感受到了一顆顆炮彈、榴彈從自己的後方呼嘯飛過,又聽著它們在對面的遠處一聲聲炸響。那一刻,二營營長慶幸自己堅決沒有同意教導員、關於炮兵班長換人的動議。
戰鬥進入尾聲的時候,7連長魏鑫也帶著幾個人摸了上來,馮長治命令他立刻回到7連去分兵——向村頭和村尾各派出兩個排佈防,分別由連長和副連長帶隊;連指導員則帶領剩下的兩個排在青龍河邊繼續待命。
趁著戰鬥的暫時平息,馮長治將村西防線交待給6連長王雙龍指揮,自己急急地跑向土地廟營部。跑到冰封的青龍河畔時,教導員劉恕焦慮地迎頭上前,藉著幾枝點燃的火把,馮長治一眼認出了教導員身邊的一個牽著馬的戰士,正是營部跟隨吳子健的通訊員,還沒有等他發問,劉恕卻氣急敗壞地先嚷了起來:
“營長,已經搞清楚了!是吳副營長又瞞著營部擅自出擊,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