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幾日便到了八月二十七日先師誕。

因著是孔夫子的誕日,各個書院皆放假一天。

王宓等人一早便裝扮了起來,眾人齊聚錦暉堂,傅珺一眼瞧去,只覺得花團錦簇,各有各的好看。

在宋夫人那裡請安過後,一眾姐妹便皆出了門,小宋氏與任氏亦作為今天的旅遊領隊跟去了,府裡真是難得的清靜。

傅珺便留下來陪著宋夫人,倒也愜意。

祖孫兩個方吃了一杯茶,閒閒地說了兩句話兒,忽聽廊下小丫頭來報:“老太爺叫表姑娘去玄圃一趟.”

宋夫人知道王襄時常要找傅珺說話,便也沒做多想。

傅珺卻是以為王襄這裡又有什麼事情要她幫忙了,便帶著一顆雀躍的心趕到了玄圃。

誰想到了玄圃之後,傅珺才知道王襄竟是要帶她出去逛街。

傅珺一時倒愕然了,怔得一會方笑問道:“外祖父怎麼想起這事兒來了?”

王襄撫著鬍鬚道:“我聽人說你不願意出門兒,可有此事?”

傅珺未料王襄連這些小事都知道,便笑道:“非是孫女兒懶,實在是想多陪陪外祖母罷了.”

王襄瞭然地一笑,道:“你這丫頭想得也太多了。

要陪你外祖母也不在這一天。

今日你便隨外祖父去吧,你唐伯伯很快就要走了,說了走之前要再見你一面。

只他不方便常過來,特為叫我帶你去外頭見一面.”

傅珺一聽是唐寂要見她,於情於理倒是都該見面話別一番的,於是便應下了。

這裡王襄便吩咐人往宋夫人那裡遞信說了一聲,隨後便大手一揮,十分乾脆地帶著傅珺出了門。

這是傅珺第一次光明正大地走出知府府邸,身邊有沈媽媽與涉江等人跟著,坐的還是知府規制的馬車,寬敞不說,避震效果亦極好,完全沒有暈眩感。

馬車旁還有幾騎高頭大馬的侍衛隨行,排場比前兩次大了不知多少。

因車頂上掛著明晃晃的知府標誌,又有帶刀侍衛護送,這一路行來真是既順且快,不過半個小時的樣子,馬車便抵達了此行的目的地——位於臥龍大街的本地最大最豪華的酒樓——賞心樓。

下車之後,傅珺便在沈媽媽等人的圍隨之下,從專為貴賓開設的偏門進了酒樓。

那偏門進去之後是一道迴廊,青磚鋪地、白石為欄,廊外是一座小小的花園,穿過迴廊便是一道垂花門,進去之後則是好大的一所園子。

雖此時已過了中秋,那園中卻依舊花木疏朗,園子裡別出心裁地植了茶樹,矮矮地圍成幾圈,清淺的茶香與素淡的菊香匯於一處,別有一番風致。

傅珺隔著帷帽瞧去,覺著這庭院典雅處不輸侯府花園,風流韻致還要更勝一二。

這園子裡隔出好些精緻的小院子來,卻是做包廂用的。

那引路的店夥一身青衣,服飾整潔,行止亦極有規矩,躬身領著王襄等人來到了一間叫做“醉扶歸”的小院子,便自退了出去。

傅珺走進院中,卻見這院子只有一進,正中三間精舍,左廂是一個單獨的小間兒,看起來像是淨房。

右廂則壘了一座假山,山下砌了池子,裡頭還有游魚來回嬉戲。

傅珺正看得入神,卻見那精舍裡走出三個人來,正是唐寂父子。

唐寂一面走一面朗聲道:“先生來得好巧,我們也是剛到.”

王襄忙帶著傅珺上前,一陣見禮問好之後,幾個人便進了房間分賓主落了座。

那房間正中是一張上好的檀木桌,旁邊的兩排座椅亦是檀木的,打造得頗為精緻。

每張椅子旁皆是一方透雕仙草紋高几,上頭擺著四碟八碗,皆是些小巧精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