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姑娘在老太爺跟前愈發得意了,身為下人,自是歡喜不禁。

再一想老太太近來對姑娘亦是態度大好,可見姑娘在這府裡的日子只會越來越好了,她便不由從心底裡歡喜起來。

老天爺約摸是聽見了涉江的心聲,不幾日便以實際行動讓她的歡喜又增了十二分。

便在上元節後的數日,王襄便以傅珺“純善至孝,因心克順”為名,賞了傅珺一隻古硯、一件玉器珍玩並掩鬢簪子一對。

雖說賞的東西不多,可卻件件皆是精品。

先說那古硯,據說乃是龍紋瓦頭硯,出自前朝未央宮,乃當世絕品,便出上萬的銀子也買不到的。

再有那件玉器,亦是前朝舊物,乃是一枚血玉製成的玉板,約一寸見方,上頭鏤空雕著歲寒三友,無論是玉質還是工藝,亦堪稱絕品。

這其中最不打眼的便是那對掩鬢簪子了,乃是以間色粉琉璃打造而成,亦是出自南洋名匠之手。

這幾樣東西賞下來,又有王襄褒評在前,直叫府裡的姑娘們皆紅了眼睛。

王宓連著好幾天見著傅珺都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一臉的不滿乾脆藏都不藏,直接便寫在了明面兒上。

姜家姐妹自不必說,那酸話更是一咕嘟一咕嘟地往外冒,險險沒叫傅珺酸掉了牙。

便連一向超然的王昭,亦尋了個機會淡聲叮囑傅珺道:“那古硯發墨光潤、貯水不耗,實為上品,素常應多多愛惜才是.”

傅珺於寫字作畫一道實屬泛泛,得了這麼名貴的前朝古硯,雖知系出有因,卻也覺得有點燙手,又不好退回去,只得畢恭畢敬地收在墨匣裡,輕易不敢動它。

還有那血玉透雕玉牌,沈媽媽一見便亮了眼睛,許娘子亦難得地品評了一句:“倒是個好東西,做個禁步尚可.”

可是,如此名貴的玉件,你叫傅珺鎮日裡掛在身上滿府亂晃,那純粹是給自己拉仇恨。

因此,這枚血玉也被傅珺恭敬地請進妝匣中,上鎖收好,留待他日再用。

傅珺此舉,旁人倒沒什麼,唯青蔓覺著十分悵然。

她都打算好了要打幾根頂精緻的絡子的去配那血玉的,現下看來卻是用不上了。

倒是那對琉璃掩鬢簪子,竟與傅珺之前所得的桃花釵與耳墜子配伍成了一套,倒是時常出現在傅珺的鬢邊,每每叫府中姐妹們瞧見了,又得來了好一陣的豔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