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要還債。前夫家暴還好賭,自己帶娃沒收入。從此走上不歸路,還望客官多照顧。只想賺錢還完債,贖身開個豆腐店”,在薛濤的知識儲備中,對於自己的履歷至少有十八個版本可以用,正在她想著今天用哪個版本矇混過關的時候,林海又說道:“那些青樓裡常用的版本就不說了,我們也調查過你的來歷,說真的吧。”

薛濤沒想到年紀輕輕的林海居然對青樓慣用話術如此熟悉,不由得對林海刮目相看,倒是正色道:“是。”

一直在一旁看熱鬧的石珍兒若有所思,又想起石夫子對她的交代,一時間到有些情緒。不過醉心於工作的林海沒有察覺自己身邊逐漸濃郁的殺氣,繼續對薛濤說:“那你說吧。”

關於薛濤的故事,算是一個非常非常老套的青樓裡茶餘飯後的故事了,或者說只要不是自己因為愛好自己賣身進的青樓,其他人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經歷。

薛濤原來不叫薛濤,在鄉下,女孩子一般是沒有名字的她在家裡排行老三,薛濤記得大家都管她叫薛家三姑娘,或者就叫三姑娘。

在薛濤的記憶裡,日子一直是貧窮但是幸福的。

雖然日常吃不飽,但是如果從來不知道什麼是吃飽的感覺的話,半飢半飽也就不是那麼難以忍受。

爹孃和哥哥姐姐每天都忙著耕地砍柴,然後在傍晚時帶回一些野菜,有時候運氣好也能帶回來幾朵蘑菇,煮在晚飯裡那就便是一餐,若是運氣好,能抓住一隻野兔一條蛇,最好是幾隻青蛙什麼的,那麼當晚就會和過年一樣開心。

剛能走動路的薛濤就這樣光著屁股和爹孃下地,自己趴在泥地裡玩著蚯蚓,看著日頭希望太陽快點落山,這樣就又到了晚飯的時間了。對於年幼的薛濤而言,每天兩頓充斥著野菜的稀粥就是活下去的動力。

她依稀記得大概是在四歲那年吧,官差來了,告訴她爹爹,大陳官軍在和涼國的大戰中大獲全勝,需要更多的民夫去搬運戰利品。於是手上拿著縣老爺令箭的官差帶走了大哥,說秋天就能回來,還能有朝廷的賞賜。

已經二十個秋天過去了,大哥依舊沒有回來。

(林海大概記得,在二十年前,由當朝駙馬爺沈君理陳朝大軍冒進被圍,為了給他解圍,陳朝發動了第一次動員,組織了足足三十萬大軍,加上六十萬民夫,號稱百萬大軍衝擊了大涼帝國堅固的堡壘群,最終被反包圍,百萬大軍逃回去的不足數萬。)

再後來,官差說朝廷在外大勝了涼國,需要犒勞大軍,因此增設了“徵餉”。拿著令箭的官差帶走了家裡全部的存糧和僅有的兩隻雞,眼看冬天要到了,爹媽看著薛濤和弟弟,含淚把姐姐嫁給了城裡的錢秀才做妾。

(是的,突圍回去的駙馬爺沈君理再次興兵去報仇,然後又被人打了)

在送親的時候,姐姐被爹媽抬進了錢秀才家的後門,薛濤剛剛瞟了一眼一頭白髮的錢秀才,就被她爹捂著嘴抱走了。

“你姐姐以後就能吃飽飯了,沒事的。”爹爹是這樣給薛濤說的。

沒過兩年錢秀才就死了。

後來錢家來了個家僕讓爹爹去收屍,說是姐姐貪圖錢家的家產,偷家裡的東西,給主母打死了。

爹爹和孃親是在亂葬崗外撿到的姐姐,沒敢讓薛濤和弟弟看到姐姐的樣子,就匆匆忙忙給埋了。

娘一病不起,爹爹卻買不起藥。

在薛濤七歲那年,一個笑吟吟的阿姨來到了家裡,爹爹揹著孃親叫來了薛濤和弟弟,阿姨給了他們一人一塊糖,讓他們吃。弟弟從來沒有吃過糖,都不知道要嚼一下就嚥下去了,阿姨看見皺了皺眉,突然發現薛濤把糖捏在手裡沒吃,問她為啥不吃,她說要留給孃親。

阿姨和爹爹在院子裡談了很久,薛濤一直趴在門口看著,最後阿姨拿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