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楊易設局的前因後果。

“至於楊易,以後我會看著他,不讓他再用這種旁門左道的法子。”李巖和吳悅雖然不對,但是大可用總經理的權威讓兩個人走,但楊易卻迂迴的用了最狠的辦法。

現在想起來,鄭穎那樣被直接辭退,才是最輕的處罰。

吳悅和李巖先殤了孩子,楊易借“歉意”對這兩個人有心縱容,養大了膽子才犯錯,法律追究過來,楊易也沒有任何責任。

連環計,確實給孟曉出了氣。

可,這樣作為,不免傷人心,李巖還是他從下玩到大的發小,他說翻臉就翻臉,整的人家翻不了身。

以後和他共事的人,難免心生芥蒂,時間久了,誰還敢真正和他交心。

但楊易已經身居高位,楊媽顧及他的自尊,不能直接批評楊易。

所以今天楊爸才會把孟曉叫上來單獨和她“敘舊”,而非直接要求兒子撤訴。

楊媽點頭,甚是欣慰。

這兒媳婦,現在漸漸有了料理家事的樣子。

……

晚上,楊爸招待李巖父母吃完飯,孟曉和楊媽才下樓。

楊幽被楊媽支走,去孫曉曉家吃飯,桌上六個人三對夫妻。

李巖父母沒什麼食慾,看著孟曉一直欲言又止。

孟曉不知道他們為什麼要這樣看著她,李巖不是她起訴的,要求也該是楊爸或者楊易。

“曉曉啊,李伯伯有點話想和你說。”剛開動沒多久,楊爸就叫孟曉,給李巖父母引話。

孟曉笑道:“李伯伯,您別見外,請說。”

“這……”李巖爸爸沒想到孟曉這麼乖順禮貌,突然有點說不出話,又想想家裡趾高氣昂的兒媳婦和親家母,又覺得心酸。

“姑娘,我……孩子做錯事是大人不對,我代他們來向你道歉……”李爸一度哽咽:“但是做父母的不能看著孩子關進去,你有氣,今天向我們倆撒,我回去就把他們倆的捅的窟窿補上,以後我帶著李巖回老家去重新做人,你再給這兩個孩子一次機會好不好?”

孟曉突然反應過來,早上她見吳悅媽媽奇怪在那裡了,兩家的父母說的話其實都一樣,但區別在吳悅媽媽只說吳悅,而李巖父母卻帶著兒媳婦一起道歉。

更重要的是,家境好的吳媽一直在強調自己“砸鍋賣鐵”,而農村來的李爸卻只說賠償,不訴自己的難處。

為人自私不過如此,危難關頭只想著自己孩子。

李媽嘴笨,說不了話,著急的看著孟曉,眼裡有訴說不盡的懇求。

楊家把所有的決定權都推給孟曉,楊易也不說話,看著她的眼神卻早已經說明,這一切都在孟曉的決定上。

“我讓孩子給你道歉,以後我……我……”李爸哽咽,話都說不清楚:“我管好孩子,不會再出現在你面前,我的錯……”

“是呀,你就看在我老兩口只有這麼一個兒子的份上,給他一次機會。”李媽著急開口,滿口的地方口音,遮掩不住對兒子的關心。

“這孩子也是不出息,我們兩口子耕地把他供大讀書,現在要是進去了,我倆連養老都沒有人在跟前。”

李爸拿舊帕子抹了抹淚水,黝黑的臉上,淚水從眼眶落下,沒走到下巴,便被皺紋吃盡。

農村人養老全靠兒子在跟前,不像吳悅媽媽,還有養老金,城市建設比農村好。

孟曉窮過,她的奶奶就是典型的農村婦女,一開始有力氣還要下地幹活,確保她們倆有收入。

她離開的很迅速,並沒有受什麼罪,可她就一個人上初中高中,靠爸爸和叔叔給點零花錢養活。

有時候是幾十,最多也就一百。

李巖父母,讓孟曉心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