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的答案,陸仁也沒準備去專門弄清楚。

並不值得他投入精力。

洞察一切聽起來不錯,但實際操作起來,是一件很累的事情。

所以,隨緣即可。

食堂,休息室,教室,訓練場。

前兩個地方的印象,大抵如此。

把階級刻在臉上。

目的的話,無非就是刺激酒廠一般成員,讓他們往酒名幹部的方向努力。

【幹部的待遇,羨慕嘛?】

【只要努力到被賜予酒名,那這些待遇你也能擁有。】

至於後兩個地方,也蠻有意思。

教室既不是給一般成員使用,也不是給酒名幹部使用的。

而是給酒廠未來的生力軍用的。

一群年齡在六七歲左右,被酒廠以各種方式撿回來的孤兒。

有二三十個。

這群人從小就被灌輸忠於酒廠的理念。

等他們以後成大,能力或許不是酒廠成員中最出眾,但一定會是最忠心的。

半路加入酒廠,帶藝投身的組織成員,忠心程度肯定不如這些從小就被洗腦的。

陸仁感覺,琴酒很有可能就是從這樣的孩子中,脫穎而出的。

他對組織的忠心程度,那真的是離譜。

在這一點上,陸仁是很佩服的。

為了既定目標,不懈努力,兢兢業業的人。

不論立場如何,是善是惡。

這個精神和態度,值得肯定。

這要不是從小被洗腦,而是半途再加入酒廠。

那就更令人佩服。

當然,也就只有這點。

其他休提。

回到這群孤兒本身。

教室對他們而言,除了是定期洗腦的場所外,還承擔著教授知識的職能。

也不教多深。

能識字,會加減乘除即可。

重點還是放在各種專業技能訓練上。

比如殺人或者收集情報。

科研這個事,和這群孤兒無關。

培養一個殺手,和培養一個柯學家。

這筆賬誰都算的清。

後者要投入的資源實在是太多了。

還是從外面花錢招柯學家來的方便。

灰原都屬於是沾了父母的光。

她父母就是組織裡的大柯學家。

組織估計是本著龍生龍,鳳生鳳的樸素想法,重點培養了下宮野兩姐妹。

結果就是,妹妹確實有當柯學家的能力。

姐姐則去搞情報,當一般成員去了。

大致也就是這樣。

還有一點比較有意思的事情是,這群的孤兒的‘保姆’。

是龍舌蘭。

就是原劇情中執行任務期間不幸被炸彈炸死,那個身高兩米的關西人。

當然,由於陸仁的干預,他現在還活得好好的。

只是讓他沒想到的是,這個滿臉橫肉的兩米壯漢。竟然是這群孤兒的啟蒙老師。

這給陸仁的第一感覺是有點大材小用。

但後來想想,其實挺合理。

這群孤兒必須得有酒名幹部來帶。

他們現在懵懵懂懂,正是洗腦,灌輸忠於酒廠理念的最好時候。

他們可是酒廠以後的生力軍,是重要的種子。

育種這事,必須得由忠心於酒廠的人來做。

換個酒廠一般成員,那種晉升無望,又不敢逃跑的。

保不齊育種的時候摻雜私貨。

日後培養出一堆二五仔來。

陸仁估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