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tItBe》這首歌對兇手有特殊意義……

這個猜測,是一位已經殉職的警察臨終前託付給松本清長的遺言。

此人名為森村誠一,二十年前盤查嫌疑人車輛時被兇手直接開車撞倒。

兇手成功肇事逃逸,後者不幸以身殉職。

只是二十年過去了,警方對這個所謂的特殊含義依舊是一頭霧水。

相關的猜測有很多,但也都只是猜測,對破案並沒有什麼幫助。

除了這個不幸殉職的警察,其他三起命案的死者,則被兇手在其背部紛紛刻下了不同的字母。

其依次為E、S、W,恰好對應著指南針裡的東南西。

【如果這個兇手還要繼續作案的話,那他有極高的機率會在死者的背部刻上N,也就是北。】

以上為松本清長原話,陸仁同樣也支援這個看法。

比起那首歌的特殊意義,陸仁其實更在乎的是這三個字母對兇手有和特殊意義。

這些字母除了指代指南針方向外,還可以拼寫成另一個英文單詞,news。

也就是新聞。

只是這個猜測成立的可能性比較低。因為兇手真的想刻下代表著新聞的英文單詞的話,理論上應該按照N、E、W、S的順序開始刻。

可如果代表的是指南針方向的話,那這指南針對兇手有何特殊意義?

難不成是因為兇手有一個視若珍寶的指南針,被那幾個死者毀掉了?所以他才怒而殺人?

感覺不太可能……

案發之後,警方分別詳細調查過三名死者的身份。

第一起案件的被害者名為坊川繼治,遇害時五十歲,是一間私立醫院的院長。

第二起案件的被害人名為麥田篤則,遇害時四十二歲,是東都大學的大學教授。

第三起案件的被害人名為鍋井進,遇害時三十四歲,是一名企業法務律師。

鍋井進十五年前遇害,往前推五年,二十年前他才二十九歲,這和前兩名死者的年齡相差的有點太大了。

不光年齡存在較大差距,三人的職業、工作地點、家庭住址也完全不同。

被害者家屬也各自對其他幾名被害者毫無印象。

理論上他們彼此之間不存在任何交集。

所以在多日走訪調查無果後,警方最後將這一系列的案件定性成了無差別殺人案。

這在當時引起了很大轟動,警方也自然而然的被罵的狗血淋頭。

要不是有一名警察在追捕犯人的途中不幸犧牲,當年負責這起案件的警方只會承擔更大壓力。

不過對於當年的那一批警察而言,這或許並不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

只是……

這三名被害人真的毫無交集麼?

陸仁對此持懷疑態度。

現場的門鎖並沒有被破壞的痕跡,除了熟人作案外,還有可能就是兇手有著很強的溜門撬鎖技能。

可如果是後者的話,兇手要不就是專業的開鎖師傅,要不就是個入室盜竊的慣犯。

警方當日已經調查過東京範圍內的開鎖公司及其旗下員工,他們均有明確的不在場證明。

排除掉開鎖師傅,那就只能是慣偷。

可幾個案發現場的錢財均沒有丟失,如果兇手真的是慣偷,那他怎麼可能分文不取。

當然,還有可能就是兇手是一個類似怪盜基德這種從沒有去警視廳備過案的特殊人才。

可這種人實在太過稀少。這個可能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陸仁還是更傾向於熟人作案。這幾名被害者包括兇手之間一定存在著一個共通點,只是警方未能找到這個共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