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頭看著站在幾丈外的楚玉玠,眼神複雜。

“楚玉玠,你可知道你放棄的是什麼?”

他說,“等過了這個年你就可以隨鎮國公再次去海外,建功立業,再過兩三年回來,你的官職就能往上竄幾竄。可你若是選擇做驍兒的老師,那麼你就會成為一介白身,想出人頭地還得三年後自己去參加科舉,到時候若是考不中,你就等於放棄了一條平坦的通天大道陪著驍兒白白消耗了三年光陰——”

他微微眯著眼,“明智之人可不會幹這麼愚蠢的事。你告訴朕,你為何要選擇陪驍兒胡鬧?你是對你自己的能力太自信,覺得你三年後一定能高中狀元,還是將你一輩子的籌碼都壓在了驍兒身上,想等驍兒登基做皇帝以後直接封你這個老師為太傅,讓你一步登天?”

楚玉玠立刻跪下磕頭。

他額頭貼著地面,冷靜的回答,“回稟皇上,臣萬萬不敢算計太子殿下。臣若是能得幸做太子殿下的老師,必定會教導太子殿下做個賢明之君,萬萬不敢教他對老師徇私寵信,讓無功無德的老師一步登天。”

他抬起頭,直視鳳長夜的眼睛,“皇上,臣是對自己很自信,三年之後的科舉,三甲之中必定有臣一席之位!”

說到這兒,他又話音一轉。

“皇上,臣並非自誇自大,臣自幼就有過目不忘的本事,只是命運作弄,讓臣一直沒有好好讀書的機會,浪費了臣的本事。四年前蒙皇后娘娘搭救後,臣便想一邊養身體一邊看書,等待考科舉,出人頭地。”

“不曾想,皇后娘娘誕下了太子殿下和公主殿下,皇上您大赦天下,又加開恩科,臣當時在嶺南為皇后娘娘忙造船事宜,前前後後加起來只看了不到四個月的書,那種情況下臣草草參加科舉考試怕是也只能止步於舉人,臣便放棄了科舉考試,索性隨著鎮國公一同去了海外。”

“後來臣得鎮國公賞識,又與祝家四公子交好,學了拳腳功夫,於那三年時間裡棄文從武,做了一名武將。”

“此次回京,在沒有遇見太子殿下之前,臣是想著這輩子就安安心心做個武將效忠朝廷的,可是臣遇見了太子殿下,得了殿下的書信,得殿下一番指點,猶如撥雲見日,讓臣醍醐灌頂。”

“臣思考了整整一夜,臣想通了,太子殿下說得是,臣在武將一途上,成就終究有限,倒不如棄武從文,發揮臣過目不忘的專長,考科舉,走仕途,這條路對臣而言,遠比武將之路更寬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