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薇薇的三姨聽童薇薇這麼一說,馬上開口問:“你不是說你跟他不熟的呢?他果懶呀?自己衣服還要堆著拿回給他媽洗?你咋知道是他媽找他?他媽還怕他搞掉了麼?哈?”

童薇薇面對自己三姨關心的五連問。笑著回應說:“是他自己說的。”

她三姨教她說:“他懶得自己衣服都不洗,你要是跟他談朋友,搞不好跟他媽一樣還要給他洗衣服。男的不能慣,越慣越沒用!”

童薇薇解釋說:“我是和他交朋友,又不是談朋友,他懶不懶我才不管過多呢!”

她姨笑了笑,知道自己似乎問的太多了,於是也不好打破砂鍋問到底,問個沒完也不好吧?

自己這樣沒完沒了的問,這麼做小姑娘也許會反感的,算了每次跑過去拿幾件衣服晾的時候,才好說話聊天,要不然相隔太遠說話有些聽不清,每次自己的問話,十次有九次小姑娘都“啊?”的反問自己,還一臉懵逼的表情喊自己:“姨兒!你剛說什麼?嘿嘿!冒聽清楚。”

童薇薇有時候很佩服她自己,她和她姨對話有時用普通話說,有時用方言說,她自己都感到好笑。

好在自己的三姨和三爺是夫妻,他們相處久了,他們倆相互間各自的本地方言他們兩個人交流多了自然都聽的懂。

童薇薇好幾次都是做事時,自己在聽著水聲清洗衣服,根本沒聽清楚她三姨離自己四米左右的距離自然的說話聲。

她有時發現三姨走近時開口和她聊天,她馬上就會自然的停頓反應,站住不動並停下手中的動作,依靠平穩的流水聲認真聽她三姨說了什麼。

多數是前面沒聽到,只聽到小半的尾話。

既然只聽出是問話,具體童薇薇的三姨問了些什麼也沒聽全,所以還是不知道自己的三姨具體問了啥。

童薇薇只有用自己的言行舉止以及表情提醒她三姨,水聲太大,沒聽清楚只有再次重複的問一遍剛剛說出來的問的問題。

她三姨就這樣像馬拉松長跑一樣時不時的過來問一句,始終還在長跑的途中沒徹底問完一樣的繼續問。

他們兩個女的聊天,也像打發時間一樣的顯的好無聊,無聊的重複做著手上滴事,自然也會渾渾噩噩的迷糊到犯困的,如果真的迷糊打瞌睡的話,本來半小時能做完的事搞不好要半天才做完。所以開啟相互隨意聊天的模式了。

她三姨眼看著童薇薇手上的衣服都緊接著快洗完了。於是說:“你洗完休息下,不用管了,我來晾,我一下就晾完了。”

童薇薇剛好關掉水龍頭,這次總算不用連猜帶蒙以及聽一半都沒聽清楚了,這次真的全聽清楚了,她三姨宣佈她的任務完成了,她完事了終於可以哪裡好玩哪裡去了。她隨即開心的回應著自己的三姨說“哦!好!”

她三姨接著說:“大門我剛下去拿衣架時開啟了,門沒鎖,你先下樓回家裡看電視,玩一會兒!我晾完衣服馬上下來做晚飯,晚上我懶得炒菜了。你三爺和你四哥都想吃餃子開葷,大家晚上一起吃餃子吧!”

她三姨說門沒鎖,童薇薇以為家裡有人,要麼就是自己的三爺和四哥回家了。

餃子在農村有一種叫法叫包面,包面和餃子唯一的區別就是麵皮不一樣,包面是正方形的,城市餃子是圓形的麵皮。大人都說吃起來是一樣的東西。只是叫法不同而已!

同理!

也就是媳婦和老婆都是老公對自己愛人的一種稱呼,人還是同一個人只是叫法不一樣而已。

她三姨說晚上吃餃子,在農村包餃子吃是對客人的一種熱情招待。因為農村賣豬肉不方便,剩菜也沒冰箱放,所以肉類食物不多見,多半都是自家菜地裡種的各種各樣的菜,蘿蔔,白菜,玉米,土豆,番茄,辣椒,豇豆,四季豆,豌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