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確認其歸屬呂雉無疑!”
陳風聞言頻頻點頭。
然而現場觀眾難以理解,他們心中玉璽應是雙手捧起蓋印之物。
這皇后之璽僅指甲蓋大小,難以置信。
工頭悠悠說道:“胡言亂語,這也能算是皇后玉璽?小學生鉛筆盒內拾得,誰信啊!”
雖然許多人不願接受,但心底不得不承認其言有理。
方陽搖頭笑道:“讓你們瞭解些常識,漢朝以前,紙尚未普及,皆以竹簡書寫,聖旨也不例外。若不信,回去查閱資料自知!”
“試想,電視上那般竹簡,寬度僅有一寸左右,若是巨大玉璽,如何蓋印?蓋不得啊!”
“或許有人會說,聖旨在帛書上書寫!不論當時是否帛書,即便蓋印泥,聖旨需蓋印泥方顯權威。”
“然當時並無印泥,直至南北朝時期才出現,總不能蘸墨汁蓋印吧,那樣一片黑乎乎的。”
“秦漢之時,人們將書寫好的竹簡以繩束之,加封泥於簡牘之上,然後將印章蓋於封泥,留有印記。”
“若印記完好無損,表示未洩露機密,此簡牘安全無虞!”
【人氣】+1+1+1+1.
....
——【乖乖,漲見識了,原來古人之印不是用來蓋章的,我一直以為是蓋章用的。難怪蘇秦佩六國相印,看來都是這般小印,若是大印,恐怕腰帶都掛不住吧!】
——【如此說來,傳國玉璽呢?難道消失的傳國玉璽也是這般大小?真是糊塗了,電視劇裡演的都是錯的嗎?真實的傳國玉璽也就這麼大?】
——【電視劇誤導我,我一直以為聖旨是帛書寫的,原來漢代之前皆以竹簡。上次路邊攤有人說那是失傳的傳國玉璽,要一百塊賣給我,幸好當時沒帶錢,否則被騙慘了!】
——【難怪上次在博物館看到的金印僅拇指大小,我還納悶為何做這麼小,他們又不缺那點錢。感謝方導師科普,漲知識了,回去又可以跟朋友們炫耀一番了。】
....
眾人聽後,皆瞠目結舌。
又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