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是顯得繁複。
方陽瞧著眾人困惑的神情,繼續解說:\"觀爵之底,可知何以設三足,那是為了在爵下點燃靈火以溫酒。\"
\"古時,世人以為神靈不食人間煙火,卻喜聞香氣。\"
\"祭祀之時,務必以香酒獻祭,此酒乃由香草與穀物合釀而成。\"
\"每當祭典,於爵下燃靈火,香氣四溢,便能吸引天神降臨,此謂之‘喚神’。\"
\"細觀我手中爵臀之處,可見些許黑痕,便是靈火加熱的印跡!\"
陳風急忙接過,審視爵底,雖佈滿青鏽,卻真有黑色斑點。
眾人此刻恍然大悟。
周光驚歎:\"難道電視劇裡演的都是虛幻的?\"
不僅是他,眾人皆感震驚。
就連陳風也是首次得知,爵非飲酒之用,乃是祭祀之器。
方陽笑著續說:\"瞧這爵上的兩柱,平日有兩重功能,我已言及爵用於加熱,一旦熱透,整器燙手,可用夾具藉此柱卸下。\"
\"其次,可在此柱上添濾網,倒酒時能阻渣滓,酒液灑落大地,此乃華夏古時祭祀之灌禮。\"
\"宗廟之祭,鬱鬯之酒灌地以迎神,此灌酒之法,至今沿用,如清明祭祖,敬酒於先人墳前,皆需酒灌灑於地!\"
\"此爵乃商周時期的珍品,那時無酒不成禮儀,祭典必備佳釀,且不同身份之人所用酒器各有差異。\"
\"身份越高者,祭神所用酒器越小,爵在當時最小,卻最為尊崇,亦是主人身份的象徵。\"
\"故而有後世的爵位、官爵之稱。身份提升,即謂加官晉爵!\"
眾人如沐精彩的古史課堂,目光熠熠生輝。
初聞另類知識,深感獲益匪淺。
畢竟多數人只知爵為飲酒之用。
即便電視劇、電影,對此也鮮有揭示。
普通人僅能從熒幕一窺,自以為是飲酒之器。
【人氣】+1+1+1+1...
——【不聽不聽,你說什麼都沒用,它就是用來喝酒的。上次電視上說那兩根小柱子是為了防止喝酒太快設計的。現在又告訴我這不是喝酒的,我都糊塗了,它到底啥用?】
——【剛上網查了下,好像真是祭祀用的。因古酒渾濁,那兩小柱掛濾網。我一直納悶,古人拿這個喝酒,不會戳到鼻子嗎?原來是為了祭神啊。】
——【嘶~~頭皮發麻,感覺智商要升級了。我來看你挖寶爽的,不是來上課的。九年義務教育都教不會的,你也想教我?異想天開!沒錯,我就是傳說中的漏網之魚!】
——【原來官爵、爵位起源於此,漲知識了。話說方陽懂得也太多了吧,這種偏僻的知識都知道,直播間的幾個人能說出它是祭祀用的?誰能想到呢。】
此刻已是上午十時許。
博物館的開業典禮早已結束,現場人潮如織。
為防文物受損,臨時增設曲折通道,引導人流有序行進。
如此,人群就不會四處亂竄。
博物館的大廳內,一片區域專門展示方陽挖掘的文物。
每件文物前,都有專人講解。
因發掘時間較短,其價值尚未完全探究清楚。
故每個講解者皆是學術造詣深厚的資深教授。
與館長一同前來的一位教授此刻正對著清熙甄水建解說道:
\"此劍為清代之...\"
然而他的話未完,周圍的觀眾立即接腔:\"哇!斬龍劍!\"
\"不對,是量水劍!\"
\"都不對,是清熙鎮水劍!\"
\"這劍重三千餘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