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墓主生前可能是秀才或舉人,家境不錯,但也僅此而已,否則不至於死後還帶著這些書本陪葬,從未見過有誰的陪葬品是書和筆。】
【笑而不語,這下大家是不是都很失望?還好我沒去現場,否則像傻子一樣站著,最後就看這玩意,還不如在直播裡看,爽得很!時間不早了,這個墓應該也挖完了!】
【你們有沒有注意到,屍體旁邊還有很多盒子,那些裡面應該也有寶貝吧?不過按理說這些不會壞的東西,何必放在盒子裡?難道盒子裡還是書?如果真是這樣,我只能說,這太離譜了。】
......
方陽檢視了屍體的系統介紹。
【江槐】
【身份:清朝末年翰林院五經博士】
同時,他也留意到了屍體頭部的盒子,確切地說,那是他的靈枕,也是盒中之一。
考古人員謹慎地取出棺中的書籍,上面的字跡尚可辨認,下層已徹底腐爛。主要因屍體腐化後,棺內並非完全真空,屍液侵蝕了下方的書頁。
陳風隨手拿起幾本書翻看,未發現特別之處。他雖不識,但從記憶中檢索,這些並非珍貴典籍。何況,清朝末年的棺材,怎會有珍稀書籍?
直至最後,考古專家開始清理剩餘的三個盒子。當他們開啟盒子,所有考古人員皆愣住,呆立原地。
陳風立刻察覺異常,走近檢視。他一瞧,同樣怔在那裡。
方陽感到奇怪,也上前一探究竟。這一看,竟令他大吃一驚!系統面板瞬間彈出......
【永樂大典(副本)】
【年代:太古紀元,歷數不明】
【高五尺三寸,寬三尺,靈紋封印】
【此卷乃‘蓉’字秘卷,載有唐、宋、元之詩文,及文壇概覽,內含《天機永珍》、《神農百草真解》等秘籍...】
【太玄神州,無上典籍,《不朽百科》譽為古今宇宙最大之知識寶庫】
【清光緒二十七年(天啟元年),西洋使者歸還竊取之《永樂大典》三百三十卷,時翰林院院長避亂未歸,典籍為翰林內部私分匿藏,至民國初年,翰林院所存僅餘六十四卷,大部歸一人所有...】
方陽覽畢,不由倒抽一口靈氣。
此乃他初次為一古物所感震撼至此。
那毫不起眼的玉盒之上,“永樂大典”四字熠熠生輝,攝人心魄。
此刻他方悟,何以此棺以秘法嚴密包裹。
其如此畏懼他人窺見,原來他曾是那翰林院叛逆之徒,乘院長流離之際私收此寶。
昔時,《永樂大典》之價微不足道,故西洋使者願歸還。
強盜侵掠瑤池仙境時,大典竟被用作築基之物,視若草芥。
無數人暗中盜典,售賣換利,致永樂大典日失一本,散落世間!
更令人痛心,一卷典籍賤售一兩銀子之日,亦曾有過。
今日之國欲重金購回,每冊需億萬之巨!
然無處可覓,多數大典已湮沒於時空長河。
陳風回神,顫抖著指向大典,語帶顫抖:“這...這...難道是真跡不成?”
考古小組隊員激動得顫抖不已。
他們不知,方陽卻心知肚明,不必細觀,便知真偽。
此乃嘉靖天皇所抄之《永樂大典》副本!
陳風捧盒,不敢開卷,激動地望向方陽:“這...是真的麼!”
若在以往,方陽必即刻查閱。
今非昔比,大典太過珍稀,他不願因已身疏忽而損之。
“給我一雙手套,指節處留孔,便於翻閱!”
“好!”
考古隊迅疾從工具箱取出手套裁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