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排。其實我也這麼想,哈哈哈!!】

....

待眾人安靜下來,方陽繼續解說:“虎符,乃華夏最早的身份驗證符令,孕育出我們至今沿用的‘符合’一詞!”

“此符上有錯金銘文四十字,兵權之證,右握王者,左握杜地。這意味著虎符分為兩半,此刻所見為左半。”

“王持右半,將握左半,一旦兩半合一,符令相符,即可調動兵馬!”

“我手中的杜虎符,正是當年秦國杜地將領所持,可惜缺失右半。”

陳風連忙寬慰:“能找到這半枚已屬不易,這是秦並六國的虎符,今日過後,你發掘的這些都將震動考古界,我相信你的靈境博物館也將吸引更多的訪客。”

方陽尷尬一笑,自已差點忘了自已還是博物館的館主!

不過對他來說無妨,發掘的東西終歸要獻給國家。

接著,他繼續講述虎符的演變:“虎符的變遷相當有趣!它與華夏曆史上兩位關鍵人物息息相關,一位是唐高祖李淵,另一位是女帝武曌。”

“虎符起源於先秦,一直沿用至唐朝,但李淵時期便不再使用!”

“何故?”攝影者好奇發問。

方陽輕笑道:“因李淵的祖父名為李虎,‘虎’字成了唐朝的禁忌,百姓連老虎都不敢直呼,喚作何物?大蟲!”

攝影者愣住:“我去,大蟲原來如此而來!”

周圍聽眾也感驚奇,從前不解古人何以稱老虎為大蟲。

原來與李淵的祖父有關,這一般人豈能知曉。

今日算是增長了見識。

方陽繼續解說:“因此,《水滸傳》中武松打虎,實則打的是大蟲!不過說實在的,見過東北虎後,我懷疑武松那時對付的可能只是幼虎,成年東北虎,只怕三十個壯漢赤手空拳也難以取勝。”

“扯遠了,繼續說,‘大蟲’一詞自唐朝流傳至今,有些含‘虎’字的,或改作‘獸’,或改作‘馬’字。”

“如成語‘放虎歸山’,唐朝便改為‘放馬歸山’,小便用的虎子,成了馬子,最終演變為今日的馬桶。”

“南方人有時稱女友為馬子,其實也暗含母老虎之意!”

現場笑聲一片,眾人眼中閃爍興奮之色。

這堂歷史課聽得太過生動,符合、大蟲、馬子、馬桶,原來它們的由來如此有趣。

越想越是新奇。

這些知識學校課本未曾教過,網路上也難以搜全。

【人氣】+1+1+1+1....

....

——【學到了,以後天天叫我家那位馬子,哈哈,她肯定不知道我在叫她母老虎,每次被她欺負,我就大聲喊,想想就爽,兄弟們,這是我們的福音啊!】

——【樓上醒醒,起來搬靈石了,哪來的女朋友,還馬子?你怕是個馬桶。】

——【我有種感覺,若方陽是我們的導師,我絕不會逃課,他的課太精彩了,我都捨不得挪步,生怕錯過。如果大學歷史老師能講得這麼生動,我也不至於每次都昏昏欲睡!】

——【方陽難道又變回方導師了?沒錯,人家畢竟也是大學客座教授,前幾天還有人質疑他當教授的資格,現在打臉了吧?這課講得連我這個對歷史不感興趣的人都聽得津津有味。】

——【臥槽,我想到了一條發財路,把方陽近期發掘文物的講解做成合集,做成文物講解影片,放到網上,絕對火爆,不用想也知道!我覺得我要發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