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王朝初期會實行嚴格的限酒令。
這不是為了預防酒駕醉駕。
而是為了底層人民能夠活著休養生息,一點點糧食他們就能頑強活下來。
當限酒令的實行,酒水市場的萎縮就能促使糧食轉移到普通人民的餐桌上。
同時也因為限酒令的頒佈,進一步推高酒水價格。
這是必然的,不過隨著王朝的穩定,人民生活的改善,酒水準入資格會進一步放開。
當然如果有不需要糧食釀造的酒水可以忽視部分限酒令的限制。然而不需要糧食的釀酒方子一旦冒頭……
災難也就來了。
大家拒絕不了酒水。所以繞過限酒令的限制釀造的酒水,意味著鉅額財富。
這個方子一定會保不住,除非是有實力的世家。
所以以後酒釀出來也要和糖一樣,換成不同的東西出售,
說到糖,甘蔗這個寶貝疙瘩真是好極了。
第一批野生的甘蔗很少,並且野外的養料少,無法長得夠高。
第二批甘蔗在他們的小院子裡,經過定期上肥有了很大改善。
並且第三批也就是這批甘蔗,在品種上有經過一定的篩選。
第二批甘蔗收穫的時候,江平振已經把長勢良好的甘蔗提前留出來。
這些長勢優良的甘蔗不榨糖,直接做蔗種進行第三輪種植。
第三輪的種植比起前兩次有了很大的進步。
一土地和肥料兩者間都有了很大提高。
二是品種的選擇。第一次和第二次只想保留品種。數量太少無法進行品種得篩選。
三田間管理的進步。經過第二批的種植,大家對甘蔗的重要性有了不一樣的認識。
所以在重視程度上來說遠超前兩次。
因此第三次甘蔗的長勢很好,主要原因是此時的天氣適合甘蔗的生長。
蔗糖的獲取,給苗寨的人們帶來了巨大的成就感。
他們從未想過自已能用自已雙手獲得這個大寶貝。並且蔗糖的好處多多,大家很是喜歡。
江平振放平心態,每天穿梭在寨裡周邊,慢慢改善大家的日常生活。
他現在就等蔗糖出來。
糖才是壓箱底的大牌。
當碳水、蛋白質和糖分上來,何來吃不飽飯營養不良一說。
春天已過,夏天來了,靠近寨子的果子有了,小酸澀是這些野果最大的特徵。
沒有合理的田間管理,優質品種野生的果子都很難吃,還難看。
作為曾經的果園少主,江平振理論水平不行,但實踐還是能秒殺這個時代的人。
他當即號召大家篩選了最大最甜的果子留種,其他的或吃或販售。
古代的人,也很容易滿足。
畢竟他們也沒吃過更好的。
野果子便宜,大家也願意花點錢買的新鮮。
放在採集很容易,要做成點心費糖,在最新的蔗糖沒出爐之前還是省著點用。
果子賣不掉,就帶回來,自已人也能吃。
再不濟,不是還有豬和雞麼。
竹子做的傢俱大批次出來了。
事實上,竹子做的傢俱比竹編還要快。
前提是要有鐵製工具。
攢了一波錢後,又託縣令那邊幫忙買了點工具。
鋸子就是其中一樣。
茶攤的生意紅火,大家也看在眼裡。
有不長眼的鬧事,沒想到被周家派來買點心的人警告了。
“這是我們的謝禮,請收下。”
既然人家幫忙了,那肯定不能虧待人家。
所以,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