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他小鬼子有多少個少將?”

老總霸氣的說道。

“就算不給他升這個旅長,一樣是鬼子的眼中釘,躲得了和尚躲不了廟。”

“至於部隊的事情,暫時就不給他分配隊伍了。”

“先把獨立團帶著,兼任獨立團團長。這樣不就有部隊在身邊了。”

老總解釋道。

辦法總是有的,只看人想不想。

“讓他當這個旅長,也是為了激勵他,同時也給其他人看看,特別是國服的部隊。”

“哼,打鬼子不行,搗亂倒是一把好手。”

老總慢慢冷靜下來,繼續說道。

“張合有了旅級的編制,也好放開手腳發展隊伍。他帶隊伍是把好手,這麼短的時間把獨立團戰鬥力帶的這麼強,不能浪費了。”

“行了,就這麼定了。”

老總不愧是老總,盛怒之下,還能冷靜的分析。

解決了副參謀長的擔憂的同時,還找到了充足的理由。

副參謀長也沒什麼可反駁的了,你是老總你說了算。

“那我這邊就去準備檔案了。”

副參謀長點點頭。

“不急,丁偉來了嗎?”

老總轉頭問道。

“在路上了。”

“不過,老總你這麼調人,三分割槽那邊沒有意見嗎?”

“丁偉都去學習了有幾個月了,你把他調過來就算了,還讓他那個團出人。”

副參謀長遲疑道。

老總把臉一板。

“只是調了五百個人而已,再說了,武器裝備都留在,只帶人,他們也沒什麼話說吧。”

“誰讓386旅仗打得漂亮呢。”

“再說,你把人調過來,總得給他打點基礎吧。”

“晉東南不比三分割槽,這裡敵情複雜,我調他丁偉過來是來打仗的,這些人都是丁偉的老部下了,他使著順手,上手也快。”

副參謀長這才點點頭。

武器留著,人過來,還算是能接受。

畢竟三分割槽那邊,武器裝備比較稀缺,反而人員充足。

老總揹著手,看著地圖,說道。

“我有想法,把386旅的這一片防區連成一片,集中精兵強將,打造成一個堅固的根據地。”

“到時候,就算是小鬼子想來,那也得脫層皮!”

“是個好想法!”

副參謀長眼前一亮。

以往八路軍都是隻能打游擊,穿插作戰,尋找戰機。

從而以多打少, 殲滅敵人。

這種作戰的好處在於,能以較少的兵力,完成對強大敵人打擊。

但劣勢也有,比如後勤,又比如根據地的建設。

每次調動,部隊換地方,又得從頭再來。

雖然老百姓也歡迎,但終究還要靠日常的相處在能真正達到魚水的融洽。

野戰部隊的調動還算輕鬆的,後勤部門,總部機關,野戰醫院這些部隊,每次面臨轉移都是一場大工程。

如果以晉東南為試點,搞一個堅固的根據地。

如果鬼子小偷小摸的攻擊,那完全可以反擊回去。

如果鬼子重兵來襲,也能對鬼子造成重創,同時其他地方的活動空間就大了。

大不了再次轉移就是了。

畢竟鬼子在華北地區也就幾個師團,十多萬人。

如果重點進攻晉東南,那其他地方必然空虛。

到時候是跑是打,主動權全在總部。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晉東南地區八路軍的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