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妄想讀書成為人上人?

做夢!

……

“對不起娘。”一出書院大門,王二就開始道歉,“都是因為我,才讓娘遭到這樣的屈辱。”

“不關你的事。”

“不,肯定跟我有關,”王二道,“劉夫子一直都不喜歡我。”

當據王二所說,他剛給李賢當陪讀時,因為勤奮好學,劉夫子還挺喜歡他。雖然只是伴讀,也允許他在窗外聽講。

但突然有一天,劉夫子的態度就大變,非但不允許他在窗外旁聽,還經常以各種莫須有的理由對他苛責、辱罵,為此王二受了不少委屈。

李瑤聽了非常驚訝:“你知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王二搖頭。

對於此事,他一直都是一頭霧水。

“不過我記得他說過,說我們河灣村的人,沒有一個是好東西。”

這就更奇怪了。

難道這劉夫子,跟河灣村還有什麼過節不成?

算了,李瑤也懶得多想。

經過這件事,她也放棄了讓王二去書院,直接請個先生回家教算了。

但百川縣的讀書人少得可憐,有學問的就更少了,而且基本都集中在書院和縣衙,所以該去哪兒請先生,還需要好好想想。

“我們先去給你買點東西。”

領著王二,李瑤走進一家書店。

“幾位想要買點什麼?”小二熱情上來招呼,“我們這裡什麼書都有,筆墨紙硯也樣樣俱全。”

李瑤讓王二自己挑書。

蒙學他已經學過,所以這次買了四書五經。

把這幾本書讀通透,考個秀才問題不大。

挑好書,總共花了3兩銀子,李瑤又問了一下文房四寶,被高昂的價格嚇了一跳。

即便是最便宜的羊毫筆,一支也要1兩銀子,最好的狼毫要15兩!

硯臺、紙、墨,價格也都很貴,讓人直呼買不起。

而紙、墨還是消耗品,一篇文章寫下來,硬性成本都得十幾二十文。

“娘,這些就不用買了,”王二很懂事地說道,“我可以在地上寫。”

雖然暫時買不起,但也不至於這麼寒酸,李瑤已經想到了辦法。

而且,她也想到了一個合適的教書先生。

回到家裡,李瑤找到了里正。

“大壯娘,你找我又有啥事?”

“我想請你幫我做兩塊青石板。”李瑤道,“王二準備在家練字用。”

一聽是正經用途,里正一口答應下來。

“但讓王二在家讀書,也不是個辦法。”

“今天來找你,也是為了這事。”李瑤道,“我想請呂秀才教他,這事還得請你出面。”

“他?不行不行。”

里正一聽就直搖頭。

呂秀才雖然被稱為秀才,但卻不是秀才。

當年他們家也是傾盡全力供他讀書,無奈天賦不夠,以至於現在都快五十歲了,都還只是個童生。

屢試不中,老爹老孃也早早去世,膝下又無子女,又什麼都不會……現在的呂秀才,已經活成了個廢材,全靠老婆種地養活。

這兩年天災,家裡估計已經揭不開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