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這些圍牆都拆了!”

清早,李瑤正在指揮一大群人幹活。

五處宅子,她打算只留下最早買的那套來住,剩下的四套則全部打通,用來開書院。

這些宅子過戶到了王二名下,也算是李瑤給王二置辦了一點私產。

王二是讀書人,立志要做官,就不可能一輩子在河灣村待著。

前前後後忙碌了三天,總算把書院打整好了。

雖然佈局有點不盡人意,但大小總共有近兩百間屋子,對於一個剛開張的書院來說,完全夠用了。

還有近五十畝巨大後院,李瑤正讓人在這裡挖掘魚塘,修建長廊、涼亭,再移植一些花草樹木,打造成風景秀美的巨大花園。

讀書人嘛,總是喜歡這種清雅的環境。

一切都弄好之後,全家人都來到了書院門口。

“娘,”王二道,“還請為書院取名。”

“這是你和小慧辦的,你們自己取。”

王二兩人對視一眼,最後還是說道:“還是請娘取名吧,我自問才學粗淺,肯定沒娘取得好。”

“就用你的名字來命名吧,”名字這種事,李瑤很是隨意,“就叫陽明書院,聽起來陽光朝氣,正適合年輕人。”

“好,那就叫陽明書院了,今天就去請師傅做匾額。”王二道,“只是我們這陽明書院有四道大門,這匾額又該怎麼放置?”

“對啊,”王遠國道,“放哪個門,都顯得有點厚此薄彼。”

李瑤看了看這個叔子,沒想一個碼頭搬運工,現在都知道什麼叫“厚此薄彼”了。

“大嫂,你看著我幹什麼?”王遠國被看得有點發怵。

“四個門,就做四塊匾額,這樣就不厚此薄彼了。”

王遠國一拍腦袋,哈哈笑道:“還是大嫂有主意。”

“以後呢,最東邊的第一個大門,就叫陽明書院1號門,依此類推吧。”李瑤道,“四個門輪流開放,每個門也可以弄上不同的裝飾風格,這也算是一個特色。”

這一點杜小慧牢牢記下。

今後她就是陽明書院的山長,整個書院都要她來管理的。

“先生來了嗎?”

“已經讓人回去接了,”王二道,“逸州王說,河灣村那幾位夫子,可以暫時來咱們書院任職。”

那幾個老夫子是從京城來的,當初過來就是為了陪劉昀讀書,現在劉昀早就不在河灣村,那他們自然不可能一直留在那裡。

當然臨時借過來用幾個月,還是沒問題的。

房子弄好了,先生也找好了,王二和杜小慧去買的書,也找了大量的人在抄寫,用不了多久就能全部送來。

一切好像都已經齊備,那麼接下來就是招生了。

按照李瑤教的方法,杜小慧領著梧桐、艾莉絲和安娜,開始在逸州城裡四處張貼招生通告。

王遠國也僱了一大幫人,去各縣的縣城裡張貼。

一時間,幾乎整個逸州,都知道了陽明書院。

“這告示上怎麼說?”

一些不識字的人,詢問著身邊的青衫讀書人。

“告示上說,逸州城的陽明書院要招收300名學生,年齡是6歲到15歲。不論出生,不論男女,即便是鄉村的娃也能去。但只招收品學兼優的學生,入學要經過兩重考試。”

“女娃子也可以去?”

毫無疑問,這訊息足以讓所有人都震驚。

從古至今,誰能想過女娃娃也能進書院讀書?

即便真有女娃娃讀書,那也是達官貴人、富商巨賈的家裡,而且還不能送去書院,只能請西席在家裡教。

結果這個新開的陽明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