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地裡的出產,”李瑤道,“我有新的種植小麥、油菜、水稻的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產量。家裡還有兩三千畝紅薯,少說也能收五六百萬斤。明年春天,把這些紅薯全部育成苗,也能種植十多萬畝,明秋又能收多少?

“有了糧,就能飼養家禽家畜,或者釀酒,這些都能變賣成錢。”

“還可以鼓勵種植茶樹,或者種植桑樹養蠶,鼓勵女人紡線、織布、繡花,逸州的絲繡,在整個大凌都是很有名的。”

“總之賺錢的方法很多,”李瑤最後說道,“唯一需要的,就是做出來的東西,能夠及時地賣出去。所以,你現在覺得把路修好,是不是首當其衝的大事?”

劉昀越聽眼睛越亮。

在此之前,他也聽過很多先生,甚至聽過當今丞相講治國之道。

但他覺得吧,那些都太虛浮了。

就像是空中樓閣一般,長篇大論說了大半天,聽起來是有道理的樣子,但回頭仔細一想,又好像什麼都沒有說。

但李嬸子今天講的,是實實在在的辦法,比起那些高談大論,不知實用了多少倍!

“只是……”劉昀想了想,最終還是說道,“如果這樣的話,那豈不是所有百姓都想成為商人,去賺更多的錢?”

“這不好嗎?”

“我也不知道好不好,”劉昀道,“但自古以來,都是重農抑商。都想著去經商了,那田地誰去種?沒有人願意種地,糧食、家禽家畜又從何而來?”

能想到這一點,也能說明劉昀並不是不學無術,至少大道理還是懂那麼一點。

“所以我再送你一句話:把商人關在籠子裡。”

劉昀:???

“無商不奸是沒錯的。”李瑤道,“但大凌想要富強,商人又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所以你要做的,就是對商人嚴加看管。賺錢可以,但絕對不能他一個人賺,而別的人不能賺,更不能官商勾結,動搖大凌根本。當然,這其中有很多道理和方法,一時半會兒也說不清楚,等以後遇到的時候,你可以來問我。”

“嬸子,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劉昀道,“嬸子這般大才,足擔任本朝大司農一職!不不不,擔任丞相都夠了!”

“還是算了吧,我就是個退休老人,天天在這山溝溝裡養養雞鴨,釣釣魚挺舒服的。”

說著李瑤一提魚竿,又一條小鯽魚被拉出水。

“不過技術不太好,釣不到大魚,你今天怕是沒口福了。”

“沒事,我等會兒讓柏松去抓蝗蟲。”劉昀笑道,“敢啃噬我百姓的莊稼,我也要吃它們的肉!”

……

晚上,劉昀如願以償地吃到了油炸蝗蟲。

“沒想到這小小的蟲子,竟然還能如此美味。”

“逸州王也覺得很好吃?”王二問。

“以後沒外人的時候,就不用這樣叫我。”劉昀道。

“那該怎麼叫?”

劉昀想了想,好像之前大家都叫他九皇子,連村裡的老太太都這麼叫的。

但現在他封王了,九皇子這個稱呼就不太好用了,讓大家直呼姓名,估計大家也不太敢。

“要不,你我兄弟相稱?”劉昀突然奇想,道,“你叫我劉兄,我叫你王二兄。”

“咳咳,”李瑤一聽這可不行,“還是別太隨意。”

“嬸子,沒關係的,”劉昀道,“要不是皇子的身份礙事,我都想認你做乾孃的。我跟王二兄弟相稱,又有什麼大不了?”

這個時代認乾孃,可不像李瑤上輩子那麼隨意。

認了,那就真的是娘了。

“那隨你們吧。”

見李瑤同意,劉昀心裡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