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閒帶著幾個徒弟連夜加班,總算在天亮之前,趕造出來五臺脫粒機,加上李瑤家的一共六臺。

全村用這六臺機器,只用了三天時間,就把所有稻子全部收回了家裡。

等宋縣令來到河灣村巡視時,發現原本一大片金黃的稻子,竟然突然就沒了。

“王家福,你們村的稻子呢?”

“都收家裡了。”

宋縣令以為他是在開玩笑,收稻子他也知道,哪年不得用上十天半月。

可距離他上次來河灣村,也就四天時間,就收完了?

“縣令大人,”王家福樂呵呵地笑道,“李瑤又造了個收稻子的機器。”

一聽是李瑤的手筆,宋縣令又不意外了。

其實他早就該想到,在這種大事上,如果李瑤沒有什麼好點子,那才叫怪事。

“快給我看看那個機器。”

“看是沒問題,但沒有稻子為您演示。”

宋縣令想想也是,便道:“不要緊,我們可以去別的村試。”

看過脫粒機之後,宋縣令便讓王家福從村裡找了幾輛三輪車,帶著六臺脫粒機前往隔壁的白雲村。

在王家福的指引下,白雲村的村民用這些脫粒機,一天就收了三分之一的稻子,讓宋縣令感覺大開眼界。

“這麼好的機器,一定要上報朝廷,一定要給李孺人嘉獎!”

另外這六臺機器,宋縣令也以官府的名義租賃下來,分別送到各個村,讓村民見識見識。

在嚐到脫粒機的甜頭之後,很多村民第一時間就跑來河灣村,表示想自己買一臺。

夏閒看著絡繹不絕的訂單,很慶幸自己提前準備了足夠的材料和零件,打造起來也是一天好幾臺。

多出來的脫粒機,被放到河灣李氏精品店裡出售。

現在的百川集,隨時都有來往的商人,見河灣李氏又出新品,那就什麼也別問,先買一臺再說。

也是收稻子的時間短,不然這脫粒機估計只需要一季,就能傳遍整個大凌。

不過也不愁沒人買,那些商人們可精明呢,今年用不上,明年難道還用不上?

先買回家放著,明年就不是這個價了!

……

稻子曬乾之後,大壯騰出一間屋子用來囤放。

雖然家裡現在不缺錢了,但看著滿滿一屋子的稻穀,一家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實,每天臉上都掛滿了笑容。

稻子收割之後,還要再過段時間才會種小麥和油菜,紅薯也要過段時間才能挖。

不過全家人都沒有閒下來,王二鄉試在即,每天都在勤奮讀書,王小四也被送去了學堂,每天在老夫子的教導下學習啟蒙。

而李瑤則在製作選單,準備為小嫣然辦滿月酒。

河灣村這邊的習俗,滿月酒是滿40天的時候辦,當然一般都只給兒子辦,像李瑤家這樣大張旗鼓給一個女孩辦滿月酒的,絕對是第一家。

“娘,”何小丫看著寫得滿滿的選單,道,“我感覺有點太多了。”

“多嗎?”

“是啊,”何小丫道,“你看,雞鴨魚髈,燒白、龍眼、夾沙肉、扣碗,這就是八個大硬菜了,另外還有四個炒菜,四個冷盤,再加一葷一素兩道湯。一桌菜坐八個人,怎麼能吃得了?”

其實李瑤也不想弄這麼多,但她知道,河灣村的村民們,雖然在工坊裡上班賺了些錢,但大多數家庭的日子還不是很好過,也就基本解決了溫飽問題。

加上上次蝗災,全村齊心協力保住了家裡近萬畝的土地,當時也就吃了頓便飯,也沒來得及好好感謝。

所以這次她準備趁給小嫣然辦滿月酒,多弄一點菜,吃不完的可以打包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