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回家,牛車行進在漆黑的道路上。

今天在外面累了一整天,雖然沒賣出去什麼東西,但整個河灣村的村民,心態還是非常的好。

一路上都是有說有笑,並且商量著明天要準備多少貨物。

但王二始終有些擔心。

“娘,”王二走到李瑤身邊,道,“萬一後面幾天也沒人,怎麼辦?”

其實這個問題,每個人心裡都想問。

只是大家都不好問,因為問了就相當於在質疑李瑤。

所以當王二問出來後,每個人都豎著耳朵聽。

“沒人,那就是舉辦慶典失敗,”李瑤道,“不過呢,沒有你說的這種萬一。”

“娘怎麼能這麼肯定?”

因為我瞭解人性啊!

人是群居動物,天生就是愛熱鬧的生物。

她聽收養她的老太說過,在她年輕那會兒,聽說隔壁縣要放電影,全村的人都會早早地吃了晚飯,然後成群結隊走十多公里的路去看,然後再打著火把回來。

而這個地方,這個時代,娛樂活動比她老人家年輕時更少,可以說是極度匱乏,所以百川縣有這麼大的熱鬧看,只要有點空閒的人就絕對會來的。

但這種事不太好跟大家解釋,便道:“相信我就對了。”

王二還想問,但又不知道該怎麼繼續。

“我知道,你是擔心如果慶典舉辦不成功,非但賺不到錢,還會讓很多百姓虧錢,對不對?”

王二想了想,重重點了點頭。

“你能這麼想,說明你已經站在更高的層次去看問題,這是好事。”李瑤道,“以後你當了官,也要這麼做。”

“知道了娘。”王二道,“不過我覺得,即便以後我當了大官,遇到解決不了的事情,還是會向娘請教的。”

“要學會自己思考,別什麼都依賴我,”李瑤心道我就是個退休老太婆,實在不想去操心多餘的事,“對了,慶典的最後一天,宋縣令會組織詩會,你收到邀請了嗎?”

“收到了。”王二道,“呂夫子和學堂的幾位夫子,都會應邀前往。昨天我還聽他們說,宋縣令還邀請了新上任的知府大人過來,就是不知道他會不會來。”

胡知府被斬了,逸州府的新任知府已經走馬上任,這早就有告示昭告了整個逸州府。

這位新任的知府到底是什麼來路,李瑤卻是不知道的,也不想太過關心。但她卻知道,新任的知府肯定會來。

“明天你和小慧就不用去擺攤了,”李瑤道,“在家好好溫書,也為詩會做點準備。”

……

七月初二,河灣村的村民仍舊天不亮就出發,信心滿滿地去了慶典。

結果剛準備好,很多附近村落的村民就來了。

幾乎都是百川縣的村民,因為昨晚有村裡的人回去,說了煙花的事情,又知道這麼好的東西是李瑤李孺人出的,沒有要大家一文錢,很多人都深受感觸。

百川縣的百姓,受了李孺人太多的好處,只是現在地裡長勢良好的紅薯,就已經讓很多人對秋收充滿了巨大的期待。

所以大家都很自覺地來到了集上,即便口袋裡沒錢買東西,但來看看熱鬧,湊個人氣還是可以的。

戲臺子、雜耍班子前,都聚集了大量的人,讓慶典終於有了那麼點味兒了。

到了臨近中午時,更遠地方的人也趕了過來。

這些人就開始有消費能力了,趕了半個上午的路,大家都是飢腸轆轆,一看慶典上竟然有這麼多好吃的,誰還能忍得住?

吃飽喝足之後,又發現還有好玩的,一些有點閒錢的人,便忍不住要去射射箭,套套圈,不時有人中獎,現在便是一陣歡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