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不,不是我的功勞,”王家福趕緊擺手,“我可想不出這個法子。”

“那是誰想出來的?”

“回大人,是我們村的李瑤。”

不知為何,宋縣令竟然沒有感到一絲意外。

在聽到這個訊息時,他就隱隱感覺這事跟李瑤脫不了關係,現在一看果然如此。

這時他看到井旁豎著一塊大石頭,又問道:“這塊石頭有何用?”

“這是準備用來刻上水井的名字,”王家福回道,“只是這幾天比較忙,還沒來得及。”

“哦?”宋縣令有點好奇地問,“那這口井叫什麼名字?”

“最先是準備叫遙井,是用李瑤的名字命名,但她不同意,”王家福道,“後來李瑤給這口井取了個名字,叫小鵝井。”

能用自己的名字給井命名,還能刻在石頭上流芳百年,面對這樣的殊榮,李瑤竟然拒絕了?

宋縣令心裡越發好奇,這個李瑤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物。

“她人在哪兒?我想見見她。”

“我現在就去叫她來。”

但很快王家福就跑了回來:“李瑤去山裡挖草藥了……”

“什麼?”餘縣丞不悅地說道,“縣令大人要見她,她跑去山裡挖藥?還不趕緊去讓人把她叫回來?”

王家福滿頭是汗:“大人,這山很大,沒人知道她在哪兒……”

“你的意思是,縣令大人想要見一個人,還得自己去山裡找?”

“餘縣丞,”宋縣令冷聲道,“人不在家就算了,這事不要再說。”

“大人,可是斥責……”

“我說了,這事不要再說。”宋縣令沉下臉,道,“還有,以後對百姓說話,不要擺這麼大的架子。”

“是。”

餘縣丞嘴裡應是,心裡卻極度不舒服。

這個縣令大人,還真當自己是個東西了,竟然當著這麼多人的面,落他的臉。

呵斥了餘縣丞,宋縣令叫過主簿,吩咐道:“李瑤挖井抗旱,再次立下大功,將這事記下來。另外,再獎勵白銀50兩。”

“是!”

50兩銀子不是小數目,讓餘縣丞都有些眼紅。

本來這個挖井抗旱的功勞,縣令是可以自己獨佔,這些賞銀大家也能私下裡分了。

現在好了。

功勞大家一分沒有,獎賞更是沾不到邊,還跟著白跑一趟受罪。

繼續清高吧。

總有一天,他要讓這個縣令知道他的厲害!

獎勵了李瑤之後,宋縣令又囑咐王家福,讓李瑤回家之後,儘快去一趟縣衙,商量一下給別的村子挖抗旱井的事。

百川縣還有二十多個村子,如果都能用這樣的辦法打井取水,那整個百川縣的百姓,明年就不會沒有收成了。

等找幾個村子試驗成功後,他還要立即上報逸州府,讓整個逸州的百姓都能透過這種方法來抗旱。

如果成了,絕對是能驚動聖上的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