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林裡,朱友貴對一群流民說道,“別看咱們百川縣不怎麼樣,有錢人可多的是。”

“你也別說那麼多廢話,”張固顯然不想聽他吹牛,直接問道,“你就說哪家最有錢,哪家最好搶。”

“最有錢的自然是河灣村的李瑤,”張友貴道,“但她家沒現錢,更沒存多少糧食,河灣村也不太好去。所以最好下手的,是集上的賴員外家。”

“那就這麼定了!”張固道,“你帶我們去踩踩點,今天晚上就動手!”

……

李瑤騎著變速腳踏車來到百川集。

為了防止流民騷亂,幾面的城門都緊閉著,由兩個衙役帶著臨時徵召的巡邏隊員牢牢把手。

遠遠看到她來了,為首的衙役早早地開啟了門。

“李娘子來了!”

“我去店裡看看,”李瑤道,“你們辛苦。”

“不辛苦,”衙役道,“這次多虧了李娘子,要不是你,這麼多流民還不知道怎麼辦呢。聽說隔壁縣縣衙的大門,都被流民們砸爛了。”

跟衙役閒聊了幾句,李瑤來到了精品店。

城門鎖了,集上自然沒什麼人,精品店也是半營業狀態。

原本計劃上新腳踏車、三輪車,也被迫向後推遲。

鄒老闆這幾天可是嚇壞了,店裡準備了不少棍子,萬一流民衝進來搶東西,他好帶著小二們抵抗。

“哎,這得亂到什麼時候?”

“一天不下雨,一天就不會消停。”李瑤道,“對了,讓你收的東西都買了嗎?”

“收了很多,都在後院裡晾著呢。”鄒老闆不解地問,“我就是不明白,你讓我收那麼多草藥做什麼?”

“防止瘟疫。”

春天來了,又是大旱,還有成千上萬的流民在城外聚集。

這些流民們沒有房子,吃喝拉撒都很隨意,一旦爆發瘟疫,後果不堪設想。

李瑤沒辦法解決這些問題,只能先囤積一些草藥防範於未然。

“這段時間沒什麼生意,讓店裡的員工們都回去吧。”

“我們不用回去。”沒想幾個小二都謝絕了她的好意,“回去也沒事做,不如留下來守著店鋪。”

對此李瑤只能隨大家的意了。

檢查了一番草藥,都是她需要的,正準備回家,遠遠看到朱友貴帶著兩個人從店門口經過,鬼鬼祟祟地轉進一條小巷。

這傢伙要幹什麼?

對朱友貴這個人,李瑤有著足夠的警惕。

河灣村的絕大部分人,都因為幫她做事而獲得了酬勞,度過了這段最艱難的時期,但朱友貴好吃懶做,整天無所事事,估計家裡已經揭不開鍋了。

窮則思變。

只是有些人產生變化,卻不一定是往好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