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奪,你是指殺死你的女朋友們?”

趙海沒有說話,算是預設了。

我沒有再主動提問他,等著他主動跟我說話,經過短暫的交流,是我知道趙海是那種喜歡在自己的主旋律下行事的人,他也很難受到別人的影響。

終於,又沉默了五分鐘後,趙海開口了。

“同步行為,會讓兩個人產生情感共鳴。而情感共鳴,可以讓兩個人在相同的時間,產生同步行為。哪怕,是不同的地點。”

我瞬間明白了趙海意思,兩個人會因為情感共鳴產生想透過的想法,透過相同的想法,做出相同的舉動。

但這種情況大多數是發生在面對面的切身影響下。

就比如我和他剛才的石頭剪刀布遊戲,我是在趙海的一定程度暗示下,也算是機率下,最後一次和他相同的出了剪刀。

但如果趙海想說單憑這些,就能導致11個女朋友為其自殺,還沒有什麼說服力。

何況,如果兩個人不在一起,這很難有同步行為。畢竟每個人所處的環境不同,氛圍不同,當時內心的想法也會有細微差別。哪怕微乎其微,也不會達到百分百的同步。

“接下來要說的,可能會顛覆你的認知。但我還是願意分享給你。”

我坐直身體,將凳子向桌子靠近了一些,做出一副認真聆聽的樣子。

那要從趙海的第11個女朋友的自殺案說起。

小月,一個24歲的鄰家小妹,一個從外表上看十分清純的女孩。

她也是跟趙海相處最久的女朋友,他們談了一年的時間。

小月的死是一個很難實現的自殺現場,當然,如果不是因為沒有任何線索,那起案件也不會定性為自殺。

小月死亡時,她下半身的所有骨頭骨髓都被抽空了。

每一處腳趾指骨,小腿骨,大腿骨,盆骨,就連她左手的五個手指骨,都被用鑽頭鑽了一個孔。

在小月的屍體旁,放著無數個針管,針管裡檢測出的,就是小月的各處骨頭內的骨髓。

小月的屍體在死亡一週後被發現,那是一間密室。一個室外的車庫,只能從外面開啟的外翻卷簾門,門栓用粗大的鐵鏈在裡面反鎖著,鑰匙在小月的胃裡被發現。

除了捲簾門唯一的出口外,任何人在當時的情況根本沒辦法出入。

這也是定性為自殺的原因。

現場除了小月的指紋,也找不到第二個人。

但警方並不情願將案件定性為自殺,要知道,一個人用小刀劃破肌膚到深入白骨的程度,就足以疼的撕心裂肺。

何況,小月竟然用電鑽,生生在每一寸骨頭上鑽開了小孔,在用針管,抽光了骨頭裡的骨髓。

這種疼痛下,小月居然完成了下半身所有骨髓的抽除,要不是最後抽出手指骨髓時暈死過去,相信小月會繼續進行下去,直到全身的骨髓被抽乾。

沒有人知道小月為什麼要那麼做,又是有著何等恐怖的意志力。

“就像你們看到的,小月當然也是自殺,但她的死亡,印證了一件事。人類的意志力,是可以被控制的。”

趙海說了“控制”這個詞,讓我眼前一亮。

“所以你到底是怎麼控制她們,一次次的自殺的。光靠你所謂的同步?共鳴?”

趙海搖頭,將手上的礦泉水瓶拿了起來,但沒有開啟蓋子,假裝似的喝了一口。

我疑惑的看著他,這是他在講述小月故事期間,第五次重複這樣的假動作。

趙海做完喝水的動作,將瓶子放到了桌子中央,繼續說道:“外界認為,同步行為,是一種因為感情共鳴而產生的巧合性,機率性的行為,但在我的研究中,當達成共鳴後,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