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教授挨個分析了他們的報告。

“陳華軍是善於觀察比較,寫的東西都很全面,用詞嚴謹,適當的地方會提出自己的疑問。”

“林大海的報告十分善於用資料做支撐,田壟的高度,行距株距,整體田地的苗數,都寫得很詳盡,並且與真實資料基本沒有差別。”

“朱慧的報告中則是側重記錄了這些植株的生長狀況,並且對於黃葉,缺葉的這些情況做了具體分析。”

“高蘭的報告跟你們都不一樣,她在最後就馬鈴薯現在的狀況,對產量進行了推斷。”

“我現在突然很期待豐收。”

鄭教授點評完四個人的報告,突然感慨了一句。

陸宇笑著看向其他的三個同學。

搞學問不就這麼回事嗎,各有各的長處,順帶著發展出來不一樣的專長。

“今天剩下的時間,我會配合作物栽培學的相關理論,帶你們深入瞭解這片土地和它上面的作物。”

陸宇認真地聽著,時不時還會跟著鄭教授上手操作一番。

不得不說,在村裡他也種過馬鈴薯,但是在鄭教授的教導下,這個種植似乎變得不太一樣了。

每一步都多了很多注意事項,也都有資料作為支撐,一切聽起來都是那麼靠譜。

“這樣操作下來,每畝產量預計能增加1500斤左右,1500斤的話,應該能讓一個小型規模的村子吃飽肚子吧。”

陸宇聽的心跳都有些加快。

“你們理解為什麼我要改良馬鈴薯,玉米,小麥,水稻這些糧食作物了吧?”

“等全國人民都在溫飽線以上,我就會轉行去研究經濟作物。”

陽光下,鄭教授的笑臉異常堅定。

陸宇的心也跟著漸漸沉穩下來。

他有信心,在自己畢業之後,一定能回鄉做出來點什麼。

他們在地裡過了三個周之後,陸宇便回了一趟學校,想看看有沒有陳蘭花的回信。

有些失望的是,他並沒有看到。

想了想,陸宇就去了一趟圖書館。

李館長剛要出門,見到陸宇來了十分驚喜。

“哎呀華軍,你終於來了。”

“我這裡有幾本關於農業的書籍,正愁著找不到人翻譯呢,你來得正好。”

陸宇:???

“不是,李館長,我是學農業的,但是我學的是漢語的農業,英語的我大機率搞不了啊。”

李館長似乎想到了這一點,在抽屜裡找了找,然後拿出來一本詞典。

“這個給你用,這兩本書,在你放寒假之前給我,行嗎?”

“然後這兩本書,一本報酬是30塊。”

陸宇有點震驚,價格真的好高。

“太專業了,很多人翻譯不了,咱們雁城厲害的教授,又沒有時間,所以華軍小兄弟,麻煩你了。”

“翻譯好這兩本,我給你申請高階翻譯證。”

“以後你的報酬還會往上漲,怎麼樣?”

李館長把話說完,陸宇猶豫著開口說道。

“行是行,但是我不保證……”

“你一定能行的,我覺得這個翻譯出來,對你的專業也很有幫助的。”

陸宇只能暫時將書和詞典包好,放進自己那個軍綠色的書包裡。

回去看看再決定吧。

走出李館長的辦公室,周秀紅再次走了過來。

“陳同志,我想過了,你就是二婚,我也不在乎的。”

陸宇:???

這個人腦子不清楚嗎,她是不是有什麼大病?

“周秀紅,你在想什麼呢,我離婚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