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軍391團的探子在豐店縣城出沒之際,八路軍徐旅二營的偵察員們也沒有離開。

夏連山帶著三個戰士趕到豐店城外,他們在上次下馬的老地方,留下一個人看管馬匹,夏連山與其餘兩個混進了縣城的南門。

守備縣城的大冢聯隊福田大隊,警戒並不嚴密。或許是不久前剛剛遭到旅團長少將的訓斥,留守在豐店的這股日軍,已經大大收斂了屠戮城池時的肆無忌憚,對城中百姓包括進出城門的人等,沒有什麼過多的騷擾。

夏連山一面與兩個戰士自行觀察記錄守城日軍的番號、兵力與火力配置,一面小心翼翼地向城中商戶打聽姐姐夏百合的住址。由於夏百合出嫁時,夏連山正在陝北,因此只是在夏家老宅捎來的家書裡,得知姐姐嫁到了豐店,夫家也是做布匹綢緞生意的。他向別人打聽夏百合,但偏偏夏百合嫁到王掌櫃家後、並沒有拋頭露面,家裡布匹莊的生意都是男人打理,因此也就沒有幾個人知道夏百合的名字。

費盡周折,夏連山總算找到了幾家城內的布匹綢緞店面,但無一不在之前的戮城中慘遭洗劫,徒有其表。根本無法循著這條線索找到姐姐出嫁的人家。不過,從許多城中百姓私下流露的言談裡,夏連山已經瞭解到日軍此次戮城的殘暴程度,他對姐姐全家的安危,越發有了強烈的不祥之感。

在城裡逡巡了兩天,夏連山先派回一個戰士出城,將守備縣城的日軍基本情況報回關門山徐旅二營駐地;到第三天,仍無新收穫的夏連山實在不敢再耽擱,只好出城回返。

夏連山小組迴歸了,吳子健派到同蒲路沿線文城和靈石的偵察小組也已經返回。綜合情報顯示,日軍陸續佔領了豐店和文城,並正在文城火車站大批集結軍火輜重。

而考慮到目前向指戰員傳達日軍在豐店戮城的訊息不利於穩定軍心,因此營部決定:暫時不予擴散。

此刻的八路軍徐旅二營的三個連,已經在關門山青龍口和河口村駐紮了幾天,由於現有民房不足以安置這麼多的人馬,大部分官兵只能露宿。吳子健早就建議即刻組織兩個連向河口村以南十幾裡的西坪村開拔,那裡被提前探明情況,更適合主力進駐。

但當時劉恕提出了反對,他主張要等派出去的偵察小組都回來後,根據附近日軍和友軍的分佈情況,再做定奪。營長馮長治衡量再三,決定支援教導員的做法。是以二營主力一直滯留在河口村以及關門山青龍口一帶。

二營作為林師的部隊,在去年由紅軍接受國民政府改編的時候,從上到下就都是超編的。林師全師的兵力達到一萬五千人,被軍委會編成兩個旅四個團,這就意味著去除師部、旅部和團部直屬人員之後,每旅人數接近七千,每團人數接近三千五,而一個營的兵員則達到了千人以上。以馮長治的這個二營為例,營部直轄七十來人,含一個警衛班,一個通訊班,一個後勤隊,一個衛生隊;而下轄的四個作戰連,每連有二百四五十人,各編六個排,每排四十多人不等。這樣的編制,在整軍之後的國軍序列裡,是非常罕見的。但由於國民政府軍委會擔心延安勢力做大,因此在一開始就限制壓縮了八路軍(十八集團軍)的編制,四萬多人的紅軍,只配給了三個師的番號。

眼下,馮長治、吳子健帶著的這千人之眾的一個營,除了8連留守在深山裡之外,5、6、7連合計八百多人馬,就這麼駐紮在狹長的河口村以及關門山青龍口一帶,極為顯眼。因此,當偵察小組們陸續返回之後,馮劉吳三人馬上召開了會議,研究下一步的分兵方向。

由於三個偵察小組都是吳子健派出去的,所以返回後自然首先向他覆命;而每當拿到一個小組帶回的情報,吳子健總是先向同住一室的晉軍參謀肖俊平通報。肖俊平根據偵察小組的情報,以及自己在獨12旅旅部時掌握的動向,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