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子健和自己的部下謀算著打偽蒙軍的騎兵,而他的營長和教導員,則正在新駐地:西坪村,議論著如何加強對吳子健部的監控、以防他擁兵妄動。

西坪村與河口村一樣,同在關門山西麓,距離河口村以南十餘里,是個有五百多戶人家的大村落。從關門山青龍口發源而出的青龍河,流經村子的中間。按照閻錫山統治山西的行政格局,西坪有自己的村公所,上面則歸屬靈石縣公署管轄。

但八路軍林師徐旅二營到來後,立即成立了“西坪村戰地總動員委員會”,並以該委員會的名義,接管了原有村公所的一切行政職能。

山西的戰地總動員委員會,簡稱動委會,是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七月,由閻錫山親自倡導成立的。當時主持軍政的閻錫山,已經預感到日軍對山西的進攻不可避免,於是提出在全省實行戰時總動員,併成立動委會;省級動委會由閻本人親任主任,副主任則是SX省高官趙戴文;省級以下,各縣各村均設立動委會,由縣長與村長兼任主任。具體到村一級,則再按村民的年齡段,組成自衛隊、救護隊、縫洗隊等,平時進行軍訓,戰時守護村莊。

然而,這項龐大的動員計劃,在閻錫山時代大多隻是徒有其表、流於形式了;直到改編完畢的八路軍渡過黃河進入山西,延安高層看到了動委會這個民間組織所蘊含的巨大機會,於是下令八路軍各部,在所到之處立即運作並領導動委會,然後以動委會的名義悄然取代當地原有的行政管理權。

這一點,是精明的閻錫山始料不及的,素以算計著稱的閻老西,這一次,卻沒有算計過更為精明的延安。

西坪村動委會,主任由八路軍徐旅二營教導員劉恕兼任,副主任就是二營營部的文書張繡。動委會一開始執行,首先廢除了村長,在村內登記土地和財產,然後實行減租減息;並組建由青壯年構成的自衛隊以及由婦女構成的縫洗隊,分別歸劉恕和張繡直接領導。

營長馮長治不在動委會中擔當職務,而是專注於二營的軍務。他將7連的六個排分散部署,分別賦予了外圍巡邏、村內值哨的任務;6連則整體作息,擔負機動任務。

劉恕興奮得夜不能寐。

眼下西坪村這個局面,遠非此前蝸居在關門山深山裡的氣象了——由於實施了土地的重新分配以及減租減息,大多數村民感到滿意,動委會的運作因此變得極其順利,自衛隊的人數很快上升到了兩百多人,縫洗隊也有數十名村內婦女積極加入。這正是在由晉北五臺出發前,團、旅首長向劉恕和馮長治描繪的根據地前景;想不到,這麼快就變成了現實!

馮長治當然也高興,他不大看重教導員奪到手中的村行政權力,卻對一下子冒出來的二百多青壯年自衛隊員欣喜不已——這二百多青壯,只要加以訓練,再發給武器,就是全新的一個連啊!這一刻,他終於明白了上級部署的將八路軍主力化整為零、潛入各地建立根據地的良苦用心。

教導員的村動委會辦公地點,就設在了位於村中心地帶的原村公所;馮長治則將二營營部,設在了村西頭的土地廟。二人一文一武,相得益彰。躊躇滿志的劉恕與營長商議,一旦在西坪站穩腳跟,就將此刻還窩在關門山紅星峽裡的8連也調出來,繼續向西坪更遠的方向拓展根據地規模。

就在這時,劉恕想到了留守河口村和青龍口的吳子健。由於距離敵佔的縣城豐店最近,如今的河口村,無疑已經成為二營的前沿地帶。教導員最擔心的,也就是吳子健,唯恐這個好戰的傢伙不顧大局去貿然襲擾日軍,從而招來日軍對根據地的進攻。那樣的話,剛剛開啟的大好局面,將有可能毀於一旦。

“營長,我建議你去河口一趟,看看吳副營長那裡的情況,再叮囑他一下,千萬不可主動出擊日軍。等到我們在這一帶擴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