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復生,她不奢求能給蘇家翻案,畢竟當年蘇尚書獲罪只是因為妄議儲君,若非顧家施壓,妄議儲君罪不至死,甚至並不會留下多少汙名。”容離站起身,朝麗妃行了一禮,“竇尚書會死,但他不會被報復而死,而是因為他利用職權結黨營私,貪贓枉法,私底下還去跟廢王接觸,試圖讓廢王東山再起,終將死於謀逆之罪。”

謀逆?

麗妃攥緊了手裡的帕子:“那——”

“今日之談話,母妃能忘就全部忘了吧。”容離打斷她的話,不想再多透露什麼,“母妃不用擔心,就像母妃所言,兒臣好不容易熬出來,不會拿自己的性命冒險,何況兒臣還要保護蘇瑤。”

麗妃不安地站起身:“這些事你會跟太子說嗎?”

容離沉默片刻:“兒臣還沒想好。”

很多事情雖然過去了多年,但活著的人心裡永遠無法忘記,只是每個人立場不同,他不能要求所有人都跟他一樣。

就像……就像當年蘇尚書之所以獲罪,除了顧氏和竇尚書陷害之外,皇帝決斷失誤同樣難辭其咎。

倘若皇帝足夠英明,將此事交由謝家去查,未必不能查出一個真相,就算一時沒有查出真相,“妄議儲君”這個罪名也不足以讓一個忠心耿耿的大臣被全家流放,最終慘死途中。

容離心裡對他的父皇又何嘗沒有怨恨?

皇帝的默許,對顧氏的縱容,無形之中造就了多少慘案冤案?那些年裡死在顧家手裡的無辜之人不計其數,吏部尚書官至二品,被記恨之後尚且無法自保。

皇后位居中宮,謝家顯赫榮耀,同樣保不住親生孩子。

何況那些品級低、家世差,甚至無權無勢的人?

可是怨恨又能怎麼樣?

弒君嗎?

容離告退之後,一步步踏出宮門。

高高在上的皇帝是永遠不能有錯的,就算他犯了錯,那也是別人的錯,因為他一句話可以決定成千上百人的生死。

前朝後宮,皇子公主,命運盡數掌握在帝王手裡,他們只能低著頭,恭敬順從,不能有絲毫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