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飾的喜愛。

倒讓一些官員忍不住小聲地議論了起來。

“官家對這小高狀元的授官,為何我總覺得……”

“這並不奇怪,當年太宗皇帝也是這麼給呂文穆(呂蒙正的諡為文穆)加官的。”

“看來,我朝自太宗時期的呂文穆之後,又要多上一位升官速度創下歷史的神童狀元了。”

“呂文穆中狀元之時,可是已經三十三歲,足足比咱們這位神童狀元,大了整整二十二歲。”

“而呂文穆六年為執政,十一年為相,那豈不是說……”

這些竊竊私語,自然落到了蔡京的耳中。蔡京默默地垂低眼簾,伸手撫須不言。

而童貫聽到了這樣的議論之後,卻笑眯眯地朝著那太尉高俅頷首。

“汝子之成就,必在呂文穆之上。”

聽到了這話褒獎之言,哪怕是喜上眉梢的高俅趕緊謙虛不已,犬子太過年輕冒失啥的。

聽到了高俅那些自謙之詞,童貫卻只是意味深長地笑了笑。

打量高俅的眼神越發地顯得古怪,想必他都不清楚,自己親兒子在官家跟前,到底是個什麼地位。

#####

而那蔡老六與童智勝,同樣也獲得了大宋天子的嘉許。

蔡老六與童智勝都授正八品的著作佐郎,官家希望他們二人能夠繼續好好地在工作之餘,認真讀書。

而在工作中,繼續認真負責地承擔好輔佐高璋繼續軍備改革變法的重任。

高璋看著這兩對臥龍鳳雛拜倒向官家謝恩,表情顯得那樣的欣慰,目光裡充滿了欣賞還有長者的慈祥。

他們雖然有些不著調,甚至做事情丟三拉四。

一個成天自命不凡目無餘子的拿鼻孔看人,一個成天就想撈衣挽袖拳拳到肉以力理人。

但誰讓他們都有個好爹,而且嘛,腦子簡單也才好用,能夠對自己言聽計從。

就在三人謝恩之後,轉身離開了垂拱殿,剛剛步出了殿門下了沒幾級臺階。

蔡老六就心中暗恨地瞄了身邊那洋洋得意的童智勝一眼,陰陽怪氣地道。

“今日恭喜智勝兄了,想不到智勝兄這樣的賜同進士出身,居然也能夠跟蔡某同入秘閣……”

“咋,不服?”聽到了這話,童智勝扭過了那張滿是橫肉的臉龐露出了鍘刀般的牙口。

看到了這副嘴臉,蔡老六最終只能悶哼一聲,可心中還是梗得慌的他忍不住把目標轉移到了高璋的身上。

“師兄,你之前應該把那板弓交給我才是,好歹我也是你師弟。”

“你卻拿那個圓盔給我,害得蔡某差點連露臉的機會都沒有。”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