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並沒有說什麼,只是說等明天再過來。
等到第二天,薛大領著兩個兒子再一次過來的時候,就發現,這片空地兩旁的林地,已然沒有了樹木。
空地面積,足足大了差不多十倍,別問,問就是太尉府的辦事能力。
至於薛大想要挑煙煤,一個下午,就有來自於天南海北。
在東京汴梁銷售的十餘種煙煤都被擺放到了薛大的眼皮子底下。
至於他所規劃的燒製玻璃的窯,以及那煉焦的窯,只要他能夠比劃得出來。
就會在最短的時間裡,看到這些玩意出現在那片空地上。
那種感覺,就像是一位頂尖大廚師,想要炒個爆炒腰花。
就會有人替他搞來最新鮮的腰子,剃盡內膜,清洗乾淨,擺好案板,準備好姜蒜等香料。
爐子裡邊也燃起了熊熊大火,一口鐵鍋擺好,油鹽醬醋一應俱全。
他所需要做的就是耍出自己優秀的刀法,片出腰花,下鍋烹炒就行。
正是得益於這種準備工作根本不需要他來操勞,一切都會以最快的速度解決完成。
特別是來到了東京之後,聽到了許多關於這位小高狀元的仁義愛民,行俠仗義的好名聲。
這讓原本一路來時忐忑不安,到達之後提心吊膽的薛氏一家人終於心安了不少。
不過薛大也同樣很有緊迫感,小高狀元出人出力,就是為了搞出玻璃。自己怎麼能不竭盡全力?
等到窯口都搞定,薛大第一時間就投入到了煉焦的工作當中,父子三人齊上陣。
經過了薛氏父子的辛苦勞作後,終於煉出了第一爐焦碳。
而焦碳出爐之後,收到了訊息的高璋撇下了手中的事情,第一時間就趕到了城外。
看著那些已經被擺放在窯外的焦碳,高璋的眉頭卻緊緊地皺了起來。
隨手撿起一塊仍舊有溫度的焦碳,這差不多有高璋的拳頭大小。
這與高璋印象中的焦碳的大小差別有些大,要知道在後世,焦碳的塊狀都不大,也就是兩三公分的塊狀。
據說就是因為大塊的焦,不但浪費燃料,而且還耗時極長,並且容易中心位置不容易焦化。
高璋將這個拳頭大的焦塊往地上那麼一拍,將它拍碎之後果然看到了這塊焦碳的中心位置像是煤多過像焦。
看到了高璋那緊皺的眉頭,薛大在旁小聲地解釋起來。
之所以煉焦費時,主要還是練焦的煤需要敲碎成差不多大小,小的不堪用,大的則容易練不出好焦。
“嗯,有道理,只不過薛大啊,你有沒有發現,這煤心處還未能變成焦。
你要不試上一試,選取一寸左右大小的煤塊來煉,看看是不是更加的省時省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