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博覽會的訊息傳揚開來,也不是沒有辦法。”
例如,直接把那宣傳冊送往其他市舶司,直接在當地分發。
不過這麼做,怕是會惹得那些各個市舶司的不喜,畢竟你這純屬於赤果果的在別人的地盤上搶生意。
要是按照社團的風格,鐵定會引起激烈的械鬥衝突。
即使是官方之間,想必也會惹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那依高宣撫之見,該當如何?”
對於高璋的腦子,已經佩服到五體投地的譚稹,此刻滿臉討好地朝著高璋詢問起來。
高璋看著譚稹,亦是露出了一個十分親和而又善良的笑容。
“還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市舶司在《江南商報》上連續來上兩個月的專欄廣告。”
說話間,高璋順勢從袖子裡邊拿出了一份《江南商報》朝那譚稹遞了過去。
#####
“《江南商報》這,這是小報,你的意思是,要把這杭州萬國商品博覽會的訊息,登載在上面?”
說到小報這個稱謂之時,譚稹的臉上都不免露出了嫌棄之色。
小報這玩意,從字面意思來看,小報就是私人捕風捉影,或者根據一些所謂的“內幕訊息”,編造出吸人眼球的私人小報,
大宋這玩意也是十分的常見,畢竟雕版技術的發展,再加上大宋的識字率的高漲,也就讓小報有了市場。
重要的是小報刊登的內容千奇百怪,部分版面寫的是一些朝政決策。甚至還有一些是官員關於朝政的奏疏等等。
比如這段時間,汴梁城內的商業稅要提高,或者禁軍人數相較於往年又要有所提升等等內容。
這些還不是重點,重點是這些小報上刊登的內容大多數都是似是而非,甚至有許多都經不起推敲。
總之,內容五花八門,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社會穩定,官府對於此物,也是處於嫌棄的態度,甚至還進行過清理。
只不過,不少小報的背後,都是有後臺或者是背景的,可謂是屢禁不止。
現在高璋居然也拿了一份這樣的小報出來,不過高宣撫遞來的這份報紙,相比起那些小報,多了一個醒目的標題,那就是《江南商報》這四個大字。
“這的確是一份小報,只不過這份小報,並非是譚提舉你所想的那種不正經小報。”
“這份小報裡邊,全是關於我大宋各種商業資訊,還有各地商品需求的特種刊物,它所針對的特定客戶,就是商人……”
月底啦,求月票,拜託拜託,大家投點月票<BR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