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萊頓時有些糾結。
他幽幽地看了蘇雲一眼,蘇雲不由得有些好笑,“放心,我沒有對他舊情復燃。”
話音未落,便感覺顧君瑋攬著她的力度猛地加大。
不由得瞥了他一眼,心裡卻是微微訝異,顧君瑋還真的介意啊……
她還以為他那麼沉穩的性子,定是不會吃這種太過莫名的醋,果然就像葉昭說的,他們還是不太瞭解對方。
她在心裡暗歎一聲,沉吟半響,道:“今天有一個女子,名喚巧娘,來到了我們醫館,因為她最近總是莫名出現掐死她母親的念頭……”
青萊一愣,忍不住道:“她莫不是走錯路了?便是要自首,也應該是去上京府衙。”
顧君瑋鳳眸微閃,這便是她方才說的那個悲傷的故事?
頓時淡淡地瞥了青萊一眼,青萊莫名地打了個冷顫。
咦,怎麼回事,起風了?
蘇雲沒有注意到兩人間的小動作,繼續緩聲道:“她不是想去自首,也並不是真的要掐死她母親,她只是換了強迫性障礙……嗯,強迫觀念。一般來說,一個人的性情如果過於敏感,外部的刺激就很容易對他造成影響,從而讓他做出反應。”
頓了頓,她問:“上京城外,可是聚集了很多難民?”
青萊一愣,點了點頭,道:“這幾天陸陸續續地有難民來到了上京,卻都被擋在了上京城外。”
顧君瑋也是忍不住神情肅穆。
因著這一群難民,朝堂上這兩天可謂是風波四起,一眾大臣分成了兩大派,一派要求讓難民進城,維持他們基本的生活。
一派卻罵另一派沒有腦子,難民千千萬,接濟了這一批那下一批可怎麼辦?何況那些難民身上還不知道有沒有帶著什麼傳染病、是不是會突然發瘋鬧事云云,反正一旦接濟他們,麻煩事可一大堆。
再說了,國家最近在打仗,花銷可大著呢,哪有閒錢去養以後只會越來越多的難民。
聖上對於這件事一直沉默不語,由著底下的臣子吵,是以直到現在,難民的問題要怎麼處理還沒有定論。
蘇雲道:“朝廷便是暫時沒有想好怎麼處理這些難民,但一些善意的人家卻是無法對他們坐視不理,這些天陸續有上京的大戶之家出來接濟這些難民,施粥派衣云云。
巧孃家做的是蒸餅生意,五天前姜太傅府上的人外出施粥,誰料難民太多,準備好的食物不夠,便臨時找到了他們攤子,讓他們做些包子饅頭過來,有多少做多少……
因為包子饅頭太多,巧娘幫著她阿爹一起送過去,便是在那裡,她見到了可怕的一幕……”
蘇雲頓了頓,沉聲道:“她親眼見到一個衣衫襤褸的母親,淚流滿面地掐死了自己懷裡的一個小嬰兒……”
一般人見到母親掐死自己的孩子,雖然可能會震驚,會哀傷,會久久無法忘懷,但也不會把那件事的每個細節都牢記在腦海裡。
但性情敏感的人不一樣,心理學家森田正馬將這種人的性格基調稱作“疑病基調”,巧娘便是具有“疑病基調”的人,她見到那樣的畫面,就會不自覺地記住其中的關鍵細節,甚至會產生聯想。
後來,她在飯桌上看著自己的母親時產生了錯誤聯想,“掐死母親”這個觀念正是受“母親掐死孩子”這件事暗示而來的結果。
青萊聽得有些目瞪口呆,“這也可以?”
戰亂中,母親因養不活自己的孩子,覺得他繼續活著也是受罪,或者孩子染了什麼病,為減少他的痛苦,狠下心來結束他的性命這種事,不是沒有過。
但他還是第一次聽說,這種事還會讓另一個人產生掐死自己親孃的想法。
蘇雲忍不住笑了,“怎麼不可以?其實巧孃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