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手指在桌上輕輕敲了一下,“然後你再點名讓幾個大富商捐錢糧。不論他們捐多少,都為他們刻下功德碑。想來他們不會推脫。”
鄭縣令按捺下心中的激動,流民問題就這麼給解決了?
沈雲瑤說:“另外可以召集流民幫助捐款的富商做一些苦力活,算是他們付出的報酬。”
“不是捐粥就行了嗎?”鄭縣令說,這是處置流民的基本操作。
沈雲瑤說:“當然不行了。得給流民找一些活幹,否則容易生亂子。”
鄭縣令發愁,“這大冷天的能幹什麼?就算服勞役,天寒地凍,也挖不動土啊!”
沈雲瑤說:“收集城裡的舊冬衣給流民,再給他們在城外給幾間簡易的窩棚。再問問富商都缺什麼勞力吧!”
鄭縣令說:“是!”
“糧食我會讓人押到縣衙,大人到時候接收就行。”
沈雲瑤在堂屋招待鄭縣令沒多大會兒,鄭縣令因公事急匆匆走了。
原本沈雲瑤還打算弄鍋子請客呢,結果縣令走得早。
她便和家人一起吃火鍋。
菌菇骨湯與辣椒骨湯的鴛鴦鍋擺在桌子正中央,桌子周圍還擺了不少青菜和肉類。
沈雲瑤和家人們吃的熱乎火鍋,熱的滿頭汗,她是故意封了自己的靈氣,像一個凡人一樣出汗,徹底感受這份熱鬧。
沈雲瑤早安排下去,讓有緣客棧也增加了火鍋這一項。
此時,有緣客棧的大堂坐滿了人,幾乎都在吃火鍋。
這種天氣還能供應出蔬菜來也只有這裡了。
食客們吃得很滿足,當然錢包就不可能足了,兩人一頓火鍋要花費十幾兩,兩人以上的可能花費幾十兩。
就這樣,還有不少人在客棧裡院落等候。
沈雲瑤決定讓城裡的雜貨鋪賣菜和火鍋底料,讓人能夠在家裡就吃上火鍋,省得大冷天都往這裡跑。
她手下的人辦事效率越來越高,第二天新鮮的蔬菜和火鍋底料被送到鎮上和縣城裡。
鄭縣令回到縣衙的第三天早上發現縣衙門口堆了五百袋白米和一千袋糙米。
縣衙的值班衙差早上一開門都驚呆了,明明晚上沒有聽到任何動靜,早上怎麼回去看到這麼多糧食呢?
他恍恍惚惚之中總覺得像是天降糧食一般。
稟報縣令後,鄭縣令沒有感到任何奇怪之處,因為他早得到沈雲瑤的訊息。
許是因為這裡有糧的訊息被傳播出去,越來越多流民集聚到縣城門口。
鄭縣令連忙頒佈措施。
被點名的富商們連忙到縣衙與鄭縣令協商。
鄭縣令態度很強硬,而且有不少利於他們這些富商的地方,浴室這些富商表示完全支援。
有了富商們的需要,縣城的流民合理的分流出去。
不過又有一批流民,約一百多人向沈家坡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