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倒是挺想奶奶的。”

“到時候一起勸勸媽,讓她回家住得了。”老太太在家不常住,這些年也是成了杜家的心病,雨燕一直想要老太太回來,可在那兒,老太太也有自己要做的事兒。

“媽,咱這工作室重新調整的話,之前的那些手藝人還保留著嗎?這兩週又有幾個兼職的師傅辭職了。”

“沒事,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要發展的事業,咱們又不能強求人家,這幾天我也安撫安撫人家,後面咱這再有合適的機會,再邀請人家過來也行。雖是兼職,但也陪京華坊度過了一段艱難的日子;留下來的,咱也爭取讓他們做全職吧,把福利待遇弄得好一些,現在留下的這幾位師傅裡針線裁縫的比較多吧。”

杜娟在心理盤算一番,“是,媽,現在工作室還有四位師傅,都是做針線裁縫的,她們要同意做全職那再好不過了,咱開培訓班,針線活也是最基本的。”

“回頭趕緊找一個會計,之前的帳頭都是我在弄,我這真不行,現在一看數字就頭大。”

“好,媽!這教給我,我明天就開始發招聘資訊,在我的計劃裡,媽,咱們得招一個負責市場的,我們要真想帶著產品走出去,跟市場對接的人可不能少。”

雨燕也贊同杜娟的想法,“好,閨女,你看著安排就行,這是咱自己家的事兒,怎麼好怎麼來。不過你要招市場這塊的話,必須對非遺,甚至對老北京絹人得有一定的知識閱歷才行,現在市場這塊魚龍混雜,得注意些。”

“這句話你媽說得對,現在咱們工作室面向的是市場,市場代表的就是咱的臉面,得慎重啊。”

杜娟答應了二老,“好,我知道了,爸媽,招聘你們二老就放心了,我有分寸。”

“咱京華坊會有一個新的開始的,也一定會越來越好!”雨燕充滿了信心,從京華坊創辦到現在,起起落落經歷了不少,但這一關想過去,對老杜家的考驗還早著呢。

一家三口聊到了很晚,直到茶水衝去了茶色,只剩下清水,大家這才去休息。回到屋,杜娟的心情輕鬆了很多,幾日的忙碌在今天算是有了一個好結果,工作室的事情又向前推進了一步。明兒重新收拾收拾,就等人過來面試。可杜娟也想到了,做起來比起說起來終歸還是有些難度的。多年的錘鍊,杜娟也已經習慣了這樣的局面,現在的她依舊不是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