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終於回來了。三嬸的粥鋪加急招聘服務員,朗村的餐飲美食店鋪如同雨後春筍一般湧現出來。

村裡家家戶戶都看見了生活的希望,每天干勁十足,日子越發有了奔頭。一些手頭緊張的村民,如今在村裡就能內部實現僱傭關係,不用離開朗村就能找到一份工作。朗村的一切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每個人都找到了生活為之奮鬥的目標。

梁光耀萬萬沒想到曉陽會辭職創業,更沒想到經過半年的直播帶貨,曉陽線上上已經擁有了幾十萬的粉絲。梁光耀偷偷關注了兒子的影片賬號,曉陽被稱之為能工巧匠,他透過傳承、創新鉤針編織技藝,不僅讓鉤針作品走進市場,更帶動了村裡的婦女開展手工製作,勾勒出鄉村振興新圖景,帶動了朗村的一批“織女”。

梁光耀沒想到鉤織市場這麼火爆,利用鉤針把各種棉線、紗線構成線圈的編織品,曉陽的直播間主要用於服裝、桌案、牆飾、毛線玩偶等裝飾用品。梁光耀發現鉤織編結技法日益多變,技術和觀賞價值持續增加,是任何機械產品取代不了的一種特殊手工藝品。

看著兒子一手拿針,一手繞線,構圖選料,挑針運線,巧手翻飛,動作流暢自如,在各色毛線經緯交織間,一朵栩栩如生的荷葉呈現在眼前,令人歎為觀止。聽說這小子已經偷偷摸摸帶動村中婦女利用鉤針毛線,手工出了杯墊、毛衣、杯套等,心靈手巧的婦女們,如今不僅精通傳統鉤花技術,還與現代審美相結合,深受年輕人的追捧。

就在前不久,曉陽創作的《嫁女餅》鉤織作品為了懷念奶奶,作品登上了北京鉤織展覽會。

梁曉陽聽說父親知道他在網路憑藉雙手走紅,辭去了公務員的鐵飯碗,忐忑不安地低下頭。沒想到這一次父親沒有摘下腰間的皮帶,而是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他抬起頭看見父母面露笑容,熱淚盈眶喊了聲“爸”,父子二人笑笑,這一刻終於冰釋前嫌。

手機螢幕前的陳敏敏,沒想到在大資料的推送下,刷到了前夫梁曉陽。彼時的陳敏敏已經考上了研究生,但她還想繼續深造,打算出國學習服裝設計。果果已經會走路了,看見媽媽在玩手機,小臉湊近看見螢幕中的男人,張口就喊“爸爸”。

陳敏敏眼眶紅紅的,抬頭看見爸媽目光注視著她。原來,大資料也將曉陽這位巧手網紅達人推送給了他們。曉陽帶著“織女團隊”與國內許多客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與溝通,產品得到了廣泛認可,讓城鎮寶媽、農村婦女姐妹有了更多的工作機會。讓在家的女人們,真正實現了“守住了家、保住了娃、掙到了錢”,一針一線小手工圓了婦女增收致富的大夢想。

陳敏敏從父母的眼神中,明白了他們的心意。一直以來,他們看著曉陽變得越發成熟穩重,心裡已經放下了芥蒂,打心眼裡希望他們能夠復婚。母親和曉陽的母親,自從不是親家關係以後,網路上面互動的次數反倒是多了起來,母親比從前更加了解他們的前任女婿。

陳敏敏看著果果,果果看著影片中正在直播的爸爸,軟糯糯地喊著“爸爸”。她知道女兒想念爸爸了,也似乎對曉陽喜歡針織有了全新的理解。陳敏敏不知道,她和曉陽之間有無可能,但她知道他們永遠都會是一家人,因為他們有果果。

2

自從母親離世,梁心像是變了一個人,先是終日抑鬱寡歡,吳清遠一度覺得她似乎得了抑鬱症。他從未見過這樣安靜的梁心,心底裡面那顆報復她的心,隨著她的消沉,似乎也消沉了下去。

突然有一天,他在院子裡陪著她發呆,她看到屋簷上面兩隻鳥兒,彷彿看見了自己和母親在一起的點點滴滴。她突然開口說話了,吳清遠心中一陣欣喜。他第一次意識到,自己還在乎她,原來恨的背面是愛。聽見梁心開口喊他“清遠”,他眼眶頓時紅了,忙著應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