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舅舅一句勸,替人打工不如替自己打工,梁茶也從北京回來了。他爸氣得半死,我看那小子有兩把刷子,以後肯定能幹出成績,是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

前幾天梁茶還跟我說,現在的年輕人都開始返鄉創業了,很多年輕人已經不再往北上廣一線城市跑。梁茶說了,朗村是有文化底蘊的古村,六百多年來村民們以婚嫁喜事用品謀生,婚嫁民俗文化盛行了好幾百年,他有信心用朗村的故事帶動村裡發展。嘉怡,回來幫舅舅一起經營裙褂鋪子吧!”

嘉怡想起了小時候,父母都離她而去,她鬱鬱寡歡了很長時間。直到九歲那年夏天,外婆出去賣嫁女餅,她被送到了舅舅店裡寫作業,看到了舅舅手中製作的那套精美的裙褂,從此她就被釘金繡迷住了。

舅舅見她終日鬱鬱寡歡,原本是想著教她一些簡單的穿針引線,繡花繡鳥,沒想到嘉怡的目光都在他手中的裙褂中。舅舅抱著試試的心態開始教她,沒想到她天資過人,很快就上手了,十二歲那年竟然能夠獨立完成整套釘金繡裙褂製作。

然而時過境遷,她現在的心思不在釘金繡這麼技藝上,她的野心都在正易集團。師父陳峰對她寄予厚望,希望她能成為一名全國知名的金牌策劃師。如今隨著師父過世,她的肩膀上感覺又承載了師父的那一份抱負。師父對她有知遇之恩,如果不是師父慧眼識珠,當初說不定走投無路,她會選擇回到朗村與舅舅學習釘金繡。

梁光耀見嘉怡這副反應,知道她還是不願意接受他的邀請,心中感到十分惋惜。

3

“嘉怡,既然你不願意放棄工作,跟舅舅一起經營裙褂店,舅舅也不為難你。朗村改造沒那麼容易,村民的心根本不齊。據說目前已經出現了三種聲音,一是以李鴻泰周國峰他們為主,想著靠賠償款一夜暴富的村民。一類村民態度中立,一直持著觀望的態度,一旦價格沒有達到他們的預想,他們就不會配合你們進行老屋改造。最難搞定是還是村裡的太公、叔父、叔公這一類老村民,他們的觀念很守舊,不願意看著朗村被改造成文旅古村,擔心破壞了朗村原有的樣貌。

接下來你的工作難度已經可想而知,舅舅希望你不要把事情想得過於樂觀。自從朗村要改造成文旅古村的訊息傳出來,這些天村裡人的心思早就飛了。他們一旦知道你是專案總負責人,我相信明天咱們家的門檻就要被他們給踏平了。”

梁光耀一語成讖,果不其然第二天一大早村子裡面就炸開了鍋。村民一傳十十傳百,都聽說了負責朗村文旅改造專案的第一對接人是張嘉怡。

這個訊息快速傳遍了整個朗村,村裡人都開始往梁光耀家裡跑,紛紛巴結起嘉怡。嘉怡知道村裡鄉親們會炸開鍋,只是沒想到村民們都蜂擁而至,打聽起了改造賠償款的事情。

嘉怡躲在屋裡看著窗外熱情高漲的村民,才知道曉丹沒有誇張事實,村裡人都已經做起了一夜暴富的夢。但是據她所知,拆遷改造的賠償款遠遠沒有村民們傳謠的這麼誇張。面對鄉親們不停追問,張嘉怡一直沒有出面告訴大家,打算第二天奠基儀式結束以後,根據被選中改造的老屋,逐個登門拜訪對接賠償款金額的事情。

梁光耀一早就去了店裡,店裡店外都是來打聽賠償款的村民們。梁光耀一開始軟言軟語勸說他們回去等通知,後來見效果不太顯著,這才語氣強硬將一屋子的人轟了出去。

陳素芬本打算今天繼續做嫁女餅,拿到梁茶的公司讓他們幫忙銷售。沒想到一大早村民們就上門了,手裡拎著各種各樣的土特產,大包小包上門拜訪嘉怡。這個家從來沒有這麼熱鬧,老太太感覺耳刮子都聒噪。

“阿嬸,嘉怡在家嗎?這是我親手做的臘味,嘉怡小時候最喜歡吃這個。”

“阿嬸,這些荔枝都是早上剛剛採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