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滿意。

給出去的獎賞換來真心實意的感謝,給予者當然會開心,此乃人之常情。

離開安置秀王的偏殿,太后與興元帝商量此事。

至於秀王的生母安嬪,只有事情定了被通知的份兒,此時自是什麼都不知道。

“母后正旦朝賀時說要為寇姑娘挑一門好親事,那這事就由母后安排吧,兒子就不插手了.”

興元帝笑呵呵道。

太后也笑得慈眉善目:“那哀家就先召段家老夫人進宮來聊聊.”

本來當著外命婦的面把寇姑娘親事攬過來不是出於好意,一些外命婦就算當時豔羨,時日一長也就明白了。

而現在給寇姑娘挑的夫婿是皇長子,人們羨慕寇姑娘的好命之餘,必然會震驚太后的仁善大方。

太后一想以後那些外命婦對她的奉承會更真心實意,雖然還是不待見寇姑娘,卻生出另一種無法言說的得意來。

少卿府老夫人接到太后傳召的訊息,人是懵的。

太后在中秋夜險些出事的訊息早就傳開了,老夫人也是知道的,所以更茫然。

太后受了那麼大驚嚇,不該好好養著麼,為何會傳她一個外命婦進宮?

若說是悶了,那也輪不到她進宮陪太后解悶啊。

中秋出事過去沒幾天,老夫人是打死都想不到外孫女親事上去的。

她坐上宮裡來接的轎子一路忐忑,等走在朱牆金瓦的宮中,就更緊張了。

“太后,段家老夫人到了.”

“傳進來.”

隨著傳報,老夫人走進來,恭恭敬敬行禮:“臣婦見過太后.”

“老夫人不必多禮.”

上方傳來的聲音很溫和,老夫人一顆懸著的心定了定,慢慢起身。

“賜座.”

等老夫人坐下,太后笑了笑:“哀家瞧著,老夫人氣色比年初時要好.”

“家裡事情少,臣婦操心的地方不多……”

老夫人不得不承認,自從外孫女說要閉門清修,府上突然就平靜了。

再想想去年,簡直不堪回首。

“也是老夫人治家有方.”

寒暄話說完了,太后轉入正題:“令外孫女的親事還沒定吧?”

老夫人心一咯噔,忙否定。

“正旦那日,哀家一瞧令外孫女就覺得喜歡,忍不住想為她做個媒.”

老夫人忙道:“青青能得太后垂青,是她天大的造化.”

原來是為了青青的親事傳她進宮。

太后竟然還記得青青的親事!

一開始老夫人是當真的,後來太后這邊再沒了動靜,明白過來太后恐怕是隨口一說。

換了別人家定要急死,但對不願意外孫女嫁出去的老夫人來說,反倒是好事。

“哀家的長孫秀王年十九,到了娶妻的時候。

哀家覺得他們兩個孩子挺合適,老夫人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