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盤古開天地後,女媧造人,繁衍人類使萬物生長繁花盛開,促使天地間開始六界並存。那六界即神界、仙界、魔界、冥界、妖界、人界,多界間互相制衡;以至於本來混濁世間如撥開雲霧般清明。哪怕世間冤屈均有可伸之處,正所謂緣生緣滅終有來處,如人生一皮囊,妖生化人形,仙身變化端,魔幻人形呈英雄,終離不開那萬物之說。

此處先說的便是這人間險惡,雖說人之面目如神仙般變化多端,說心卻是最難測的!如陰溝裡翻船,不知天氣與否!而且世人心腸也多是淺薄,爭強好勝:富人霸女逞兇,窮人長吁短嘆!即使到了那孝子賢孫之處也分之厚薄!正所謂陽間公堂事難斷,死後到那冥府地獄一遊,也須過堂斷事善惡分明。

話說北宋年間。汴京南山終是雲霧縈繞:那塊山石林立,岩羊眾多,山勢陡直,不見一方綠植,赤條條如一直柱。歷經數萬年之久,竟未有一人能到達山嶺,即使有人走到半山腰便尋不到上山之路,如此神秘!

市井中又多是傳說,並越傳越神,竟有人說其山是通天之道。年年有修道之人往山上求道終是未能如願,或許求仙之道也需講緣!據說京城東市有一儒生名叫劉宗,字宗逸。家道貧寒,有一老母。他僅是靠與人寫字為生,生性純良十分孝順,只因家貧未曾取妻。母親突然患病四處求醫終不果。那一日,他跪在炕頭老母道:

“兒呀!娘這病…我知道…就在今夜了!你記得我死後,把我移到草堂床板上,三日內不可下葬。”

劉宗聽完泣道:“娘…”

劉母又道:“娘走後…你可要娶親不可負我呀!劉家只有你這一脈…萬萬不可斷根!”劉宗大哭,老母說完便斷氣。當夜屍首便停在草堂中間木板上。

那一夜,天寒地凍。外面風雪飄渺,風從門扉中透進。劉宗一人對著牌位困頓之時,偶一睜目竟站在了南山半腰。他四周張望周邊月色朦朧,一條羊腸小道出現在他眼前,正詫異間;前方忽然亮起了一盞燈,走近是一位儒生打扮的老者,他近前道:

“老夫在此等公子好久了。”

劉宗驚訝道:“你是?”

老者打揖道:“我乃是冥府差使。”

劉宗驚恐道:“冥府,莫不是我也死了,那吾老母呢?”

他四周張望,老者笑道:

“公子莫怕,汝也並不是死了——這雖是冥府但沒害公子之意——只因公子與冥王有一約,固老夫在此等候,冥王也等公子許久了!請行。”

劉宗戰戰兢兢跟在後面。不多時,突然眼前一亮,已然到了山頂。頂上有一石碑。劉宗近前看碑上刻有篆書字型的偈語,共三十二個大字:

無為大道,天知人情。

無為窈冥,鬼見人形。

心言意語。鬼聞人多。

犯禁滿盈,地收人魂。

正驚愕間,再轉身眼前立著一所大殿:硃紅色拱釘大門,頂上牌匾寫著“豐都大殿”。他回頭看老者已然進入了徐徐張開的大門。他急忙跟上在殿前忽闖來一女的,只見她一身皂袍,長髮垂腰,半挽一髻。她上前便拉住劉宗驚喜道:

“三哥哥”劉宗驚愕看著她,趕忙躲開回禮道:

“這位娘子是否認錯人了?”

老者趕緊把女子拉一邊小聲道:

“大帝說了不許相認,此番三太子是回冥府當差的——日後公主見到也權當不認識為好,他此次歷劫萬不可打擾——如生出端倪影響他歷劫,那便真是要世世為人了!”公主拱手道:“是的,僅聽老先生之言。”她往殿側一閃不見了。不表。

且說劉宗進到殿內只見裡面華燈金燭一派喜樂,各路神仙正在祝賀冥王聖誕。劉宗立在大殿中,眾仙看向他,他四肢抖動。老者上前一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