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城門出了關,人跡罕至!前面的路還很長,李公公想的周到,早早地就安排了兩匹馬。隨行計程車兵拉著兩匹高大的馬走來,杜娟仰望著眼前的這匹馬,都能從它“呼哧呼哧”的鼻孔中感受到它的熱情。
不好!新技能未解鎖!我壓根兒就不會騎馬,杜娟猛然想到!
“那個……我……我不會騎馬……”杜娟說道,再看小娘跟高頭大馬比起來,高低更是相差甚多,“怕是小公主也不會,而且小公主這麼小,你們怎麼能讓她單獨騎馬?”
這些士兵只是依命行事,哪裡管的上那麼多。杜娟一提點,才開了竅,便說道,“不如你上馬抱著小公主,在下幫你們牽著馬,可否。”
“甚好。”
剛才從城裡到關外這段路,杜娟本來就走得腳掌疼,這回坐在馬背上,也不太習慣。馬背上未放馬鞍,這馬看著高大健壯,可馬背上卻是瘦骨,不會兒就覺得如坐針氈,想要扭扭身子,自己還身處和親隊伍中,而且還抱著小娘,也確實不雅!前往金國這一路,算是北上。北上天氣轉寒的快,一路上杜娟就覺得沒大名府暖和,不過這北風也吹得愜意。
“娟姐姐,你說安安公主真的能回來嗎?”馬背上小娘突然問了杜娟一句
還沒等杜娟回答呢,牽著馬的這位士兵說道,“小公主,這可說不準。我大宋國自建制以來,送往金國和親的隊伍可不止這位公主,可到最後呢,也沒能見著哪位回來過,就看著宮裡往外送人了。”
小娘最認承諾了,“可我想讓安安公主回來,她都答應我們了。”
士兵看了杜娟一眼,又瞧瞧小娘,“公主真這麼說的?”
“是的。”
士兵搖頭深深嘆了一口氣,“公主是不可能回來的,在下跟隨和親出使隊伍就有四回了,有大名府出去,更有從汴京那面過來的,都是送公主前往和親,可金國那面是不會放人的,想要再見到公主,就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去金國。”
“他們為什麼不放人?”歷史上的和親,多半是以悲劇結局,杜娟也想到了這裡,“回來探親不是很正常的?”
“看您是公主的朋友,可在下看您,怕不是大名府的人吧。”士兵說的沒錯,還真不是這裡的人,“從官家達成和親的那一刻開始,公主就不屬於大名府了,金人說戰就戰,說和就和,背信棄義不知道多少回了。每一次和親的公主前往,都淪為質子,以此制衡。”
“無恥!”杜娟脫口而出,“難不成真的一次也見不到公主了?”
這士兵沒再說話,沿著關外這條路走了些許時辰。就看到了一處早已荒廢的驛站,驛站邊上是有一座涼亭。似年久失修,外觀早已看不出是亭子的樣子。隊伍慢了下來,李公公走到轎邊對轎內的公主說道,“公主,該讓她們回去了。”
“好。”
“怎麼停了?”杜娟還不知道怎麼回事,以為只是暫歇片刻,“公主是要歇息嗎?可這裡什麼都沒有啊。”
士兵道,“是你們該回去了。”
“回去?”
士兵指著前方荒廢的驛站和涼亭說道,“過了前面的驛站和離亭,就當是真正出了關。凡從大名府都城出關的,在這裡都要說聲道別。”
“離亭?這名字如此淒涼,是有什麼故事嗎?”
說話間公主已經從轎中走下來了,向後朝著杜娟走來。杜娟也下了馬,帶著小娘一起迎去。
我們真的要分開了?
杜娟腦海裡還有剛才的疑問,“公主,這離亭是……”
“離亭,道了離別再難相見。可能它的故事,你們還不知道吧。”公主心有感概,看著那座涼亭道,“聽宮裡說,晚唐時一對新婚夫婦在大婚前夜,夫君就被徵了兵派往邊外,夫人在這座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