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方向在發展嗎,這說明咱們這些年的努力也沒有白費啊。”

“話是這樣說沒錯,其實不難看出,現在網路對老一輩文化的影響太大了。咱們為什麼總是做不起來,就說明咱們做出來的東西,那些絹人的身上缺了一樣東西,缺少時代感了。以往的絹人都是以古代三國西遊的故事為原型,現在的絹人身上都有一種風尚,這些東西咱們沒有。為什麼有些老物件、老技藝到最後丟失了,是因為它跟咱們一樣,也陷入了這個問題。我這些年也是意識到這個問題了,所以把京華坊交給閨女,畢竟你年輕,想法跟我們不同,等王府文創競標成功了,京華坊該怎麼走,絹人風格該如何定義,你自己定吧。”

“瞧你媽說這麼多,閨女,你就放開做!我們都在呢。”

“媽,你不用想這麼多,非遺技藝傳承是一輩子的事兒,我還有很多東西要學呢。”

老式樣的絹人已經適應不了目前日漸變幻的時代,時代趨於年輕化。絹人的製作上也更應該這樣。雨燕沒有想到非遺的推廣形式還可以利用線下與網路,這是壓根就沒想到的,“你們的想法新奇,網路投票我都沒想到,擺攤招生我也沒想到。”

“這以後就是一個趨勢,媽。您看看今年在各大商場不都開始搞文創市集,文創文化促消費,既能讓大家熟知咱老北京的文化,又能身在其中,這多好。”

“別說了,閨女,再說你媽又得感慨一會兒了。”老杜在一旁打趣,“她這麼多愁善感的,你再給她說哭了。”

“酸梅湯喝多了吧,說話帶著酸勁兒。”雨燕不想搭理老伴兒,往外挪了挪位置。

“媽,您離爸那麼遠幹嘛,一會滷煮上來了,您不得喂喂他?”

“跟你爸學的是不,嘴這麼貧呢。”雨燕氣也氣不起來,轉而衝著服務員喊道,“服務員,一會還有一份打包的滷煮,一會再做就行。也不知道老太太現在吃不吃得慣外面的滷煮。”

“咱媽不挑嘴的,你怕啥。”

“邊兒去!”

“等你們這面安定了,我也跟我那幾個老夥計合計合計藥膳小鋪的事兒。”見媳婦和閨女這面見好,老杜心裡也有新的盤算,“工作室不是在招市場經理嗎,我覺得你們得抓緊時間了,而且還要招一個懂網路營銷的市場經理才行,就像文欣說的,這之後都是網路時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