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堆滿了雜草柴火,兩間土坯的小屋,一對中年夫婦正在屋裡忙活,應是小娘的爹爹和孃親。看爹爹的腿腳不便,坐在門邊編草鞋;孃親的蹲在院落一角,砍著柴火。

“孃親,爹爹!”

“小娘回來了。”爹爹轉臉就看到了杜娟,再一看這穿著打扮,一眼就認出來是京華坊的,有些責備小娘,“小娘過來,爹爹不是跟你說了,不要再去京華坊了,你就是不聽,那個地方不適合我們這樣的人!”

“天天就知道兇孩子!趕緊編草鞋,下午還要上城裡。”孃親熱情很多,看著小娘和杜娟一起回來,心裡也是有擔心的,“姑娘,我家小娘是不是給你們京華坊惹什麼亂子了。”

剛才在京華坊門前發生的事兒,杜娟並不打算告知。這一路杜娟已被杜小娘的堅持所感染,“杜叔、姨母,前來叨擾多有冒昧,還望見諒。”

“京華坊是大名府名坊,敢問姑娘,怎麼會想到來我們這裡,要沒什麼事,姑娘請回吧。”

小娘的爹爹並不怎麼好相處,聽口氣似乎對京華坊有成見,說話直截了當,得虧有小娘的阿母幫著打圓場,“怎麼說話呢!甚是抱歉,姑娘,他平時就這麼脾氣。”

“無妨無妨。”

“孃親,爹爹,這位姐姐是來教我的!她會教我做好多好多娃娃!”

杜娟看著小娘,知道她是撒了謊,不過也只有這樣,小娘的堅持才有瞭望,突如其來成了師傅,杜娟慌了,自己僅僅是入夢時分,在這裡自己能不能擔得起師傅一職?就連她自己也不知道!

“姑娘,這可是真的。”小娘的阿母就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激動地拉著杜娟的手坐下,“姑娘可真是從京華坊而來?”

不能說從京華坊出來就是京華坊的,不過自己這身衣裳也沒法解釋。小娘的阿母深深嘆了一口氣,“小娘打小就懂事,原本已經到了上私塾的年齡,可家中這樣的情況也無法給她更好的生活。她爹爹腿腳有疾,每月家裡還得支出去些許藥錢,這些年我們都覺得虧欠小娘的。”

“孃親,家裡還有我呢,您和爹爹養育了我,已經是最大的恩了。”

“起先,小娘用秸稈編制一些小動物、小草鞋,到了鬧市也能賣些銅錢,不過這些東西並不能放太久,很快大家就不喜歡了。後聽聞京華坊的絹塑,小娘一直想找師傅拜師,但京華坊哪能是我們這些平民去的地方?之前小娘一直去京華坊,我跟她爹爹一樣反對,但小娘獨愛於此,真的只求她能尋得一位良師。”

“其實我……”小娘的孃親、爹爹對小娘的希望很大,杜娟開始緊張,恐是難當此任。

“姑娘,還未請教芳名?”

“小女姓杜名娟。”

“杜娟?甚好!甚好!原來姑娘也是杜家宗族,我們能夠遇見你是福氣,只是……對於我們來說實屬艱難,姑娘要不你還是回去吧。”

“姨母何出此言?”杜娟不解,這一家子都想讓小娘學絹孩兒,但如今卻打了退堂鼓,再看小娘,聽孃親說了這話,也是欣然接受,難道她就這樣放棄了,小娘口口聲聲叫著自己姐姐,這聲姐姐不能讓小娘白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