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縣位於平陽郡北部,是汾州五城郡、幷州太原郡和平陽郡交界之處,戰略位置十分重要。霍縣以北的高壁嶺山勢陡峭,就像是阻斷南下北上道路的巨大屏障;而霍縣以東同樣是山脈險峻,境內的介山、烏嶺山、霍太山三大山脈延綿千里,將幷州南部一分為二。

高壁嶺因嶺上有座韓信墓,故而又名韓信嶺;韓信寨便建立在一個地勢較為平緩的山谷之中。這座山寨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周邊百姓和強人為了躲避六鎮之亂所帶來戰禍、紛紛背井離鄉前來投奔,發展至今,使山寨的總人口已近一萬多人,而幷州南部眾多山寨見其聲勢浩大,莫不視之為領袖。

高壁嶺山勢陡峭,一座座直衝雲霄的山峰覆蓋著茂盛松樹林,偶然也有寸草不生的石山、峭壁;一條條彎曲難行的山路便從這些巖縫之中穿過。

下午時分,以衛鉉為首的“敢死隊”來到高壁嶺一座山峰,這座山峰距離韓信寨不足三里。

站在山上,那座規模不亞於縣城的山寨盡收眼底。

寇洛來到衛鉉身邊,目光銳利如刃的審視著衛鉉:“衛觀主,從我們登上高壁嶺到現在,你一共殺了三十多個人,既有山賊,也有自己人。而時間只有六天,你一天殺了五六個人。”

寇洛是鮮卑人,他本來是“若口引”姓。孝文帝在太和十八年規定鮮卑人和其他種族一律穿漢服、說漢話、寫漢字、執漢禮。不得以北俗之語,言於朝廷;若有違者,免所居官。

到了太和二十年,孝文帝又要求“自代郡遷到洛陽的諸功臣舊族,姓或重複,都要更改。”而且他以身作則,先把拓跋氏改成了元氏。然後改拔拔氏和拓跋氏一支為長孫氏、改乙奚氏為叔孫氏、改丘穆陵氏為穆氏、改步六孤氏為陸氏、改賀賴氏為賀氏、改獨孤氏為劉氏、改賀樓氏為樓氏、改勿忸於氏為於氏、改匹婁氏為婁氏、改若口引氏為寇氏……

寇洛原籍上谷昌平,六鎮之亂暴發、北方盜賊作亂之初,他率領部族避居幷州晉陽。由於他是外來人士,並且沒有耀眼的表現,反而成了年少的若干惠的部下。

寇洛與衛鉉這些天,愣是被對方的殺性給嚇壞了;這小子太狠了,他不但殺敵、還殺己。

在衛鉉殺掉的三十多人當中,有一半以上是來自各個道觀的道士。那些人以為衛鉉年少好欺,對他的命令陽奉陰違;於是被他們師兄弟一刀砍死。

“假如此次任務因為他們而失敗,我們沒有一人活得了。我殺這些不聽話的蛀蟲,是為了更好完成任務,並沒有不對之處。”衛鉉目光看著寇洛,平靜的說道:“我希望寇將軍也把麾下士兵約束好,否則的話,那我也只能大開殺戒了。”

寇洛聽得臉色異常難看,憤然道:“意思是說,你連我也要殺了?”

“我和寇將軍目標一致,且都承擔不了失敗的後果,彼此之間並沒有絲毫矛盾。”衛鉉側面答覆了寇洛,又說道:“將軍輸不起,我們師兄弟更是視此次任務為逆天改命之舉,誰敢與我過意不去,我們就要殺。”

寇洛當然知道此理,只不過衛鉉殺性太重,便下意識的問上一句。他想了想,笑著說道:“衛觀主的風格和作派,與我們鮮卑人十分相像,一點不像是漢人。你殺的都是漢人,難道沒有一點負擔?”

“這個世道的人都用手中武器拼命,早就沒有胡漢之別了。那些攻入上清觀、殺我長輩兄妹的山賊其實就是漢人,他們手段之兇殘,不見得比鮮卑人好多少。”衛鉉默然半晌,續道:“我們不想死在別人刀下,只能先把那些心懷邪念的人給殺了;至於對方是哪個種族,並不重要。”

此話一出,寇洛只感到毛骨悚然:面對這種不要命卻又能打的亡命之徒,自己還是小心一些為妙,免得怎麼死都不知道。

衛鉉不再說話,他看了看鋪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