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那些精明人也知道爾朱氏的劣勢所在,於是他們在晉州平陽郡、北絳郡部署了重兵,溝通太原盆地和臨汾盆地的雀鼠谷南端也加強了防禦,同時也默許和縱容費也頭牧子據汾州而自立,從而令當初的叛軍、現在的爾朱榮無法南下佔領富庶的臨汾盆地、運城盆地。
爾朱榮平叛之時為了籠絡軍心,也默許士兵在幷州一些地方燒殺劫掠、焚燬城鎮。如今回頭來看,這是一種飲鴆止渴的嚴重錯誤。幷州軍民現在也知道爾朱軍是什麼貨色,因此採取了“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對爾朱軍甚為反感,令爾朱軍在幷州舉步維艱,而晉陽鄉兵不願加入爾朱榮為主導的新軍,也有這方面的因素。
南方的臨汾盆地和運城盆地不能攻打,否則便失去了大義,成為人人喊打的反賊;爾朱榮現在能做的就是往左右兩側發展了:一方面是打著平叛的旗號,從肆州和幷州佔領汾州,然後繞過呂梁山山脈,進入臨汾盆地。
另一方面就是向東南方進軍,先是以朝廷授予的名義和權力把不受控制的長治盆地、晉城盆地納入手中,接著把勢力推向黃河北岸;之後迂迴向西,佔領運城盆地。完成了這一步,配合北方的幷州軍、西方的汾州軍,包抄臨汾盆地。
這個迂迴之法也符合當前的爾朱榮,只要把河東全境納入勢力範圍,困擾和制約爾朱榮的糧草、金銀唾手可得,如此潛力經營一兩年時間,無論往西方的關中進軍,還是向東邊的河北\/進軍,爾朱榮就能佔據大魏王朝的半壁江山。至於黃河以南的伊洛平原,既有朝廷主力大軍坐鎮,洛陽又是各大政治勢力其中之地,如果過早捲入進去,反而不美。
對於陷入無錢糧困境的衛鉉來說以,朝廷肯定是指望不了,而爾朱榮出錢糧卻有心而無力,他自己又不能帶兵去搶,只能把目光放在晉地各郡,看哪個郡富饒有錢。而最終相中的便是晉東南的長治盆地,若能進入其中,新軍的困境將迎刃而解,同時也能解決爾朱榮目前所存在的問題,為日後的南下黃河北岸、迂迴向西奠定一個良好基礎。
但衛鉉不是爾朱榮,無法替爾朱榮決定。可守株待兔畢竟不是他的風格,既然這個迂迴之法利於爾朱榮、利於自身,豈能錯過?
念及於此,衛鉉決定給爾朱榮書信一封,為了加強說服力,便取出晉地地圖觀看,準備從中找出說服爾朱榮的有力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