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力算上,我軍不比賀六渾少。真打起來,敵軍定討不了好處。叛軍主力而今盡數西去,淶源城作為其老巢及後勤所在,且又兵力有限,倒不如襲取淶源城,斷敵糧道。”
朱岱林此前受命與衛鉉為敵,不過他富有壯志,又被開出的條件吸引,所以現在名為督軍,實則被衛鉉收服了。
他知道自己沒有什麼軍事才華,卻又想體現自己的存在,於是明白敵情之後,率先把最常規、很多人都會認為的戰術給說了。
至於衛鉉聽是不聽,那不重要;也與他無關。
“朱督軍言之有理。段長史,你對賀六渾軍瞭解多少?”衛鉉知道朱岱林的小心思,對方說的其實也沒錯,若他手上兵力不足,此法的的確確是不二之選。不過上黨軍三萬戰兵加上自己和諸將親兵、五千輜重兵,人數將近四萬人,根本用不著搞陰謀詭計。
況且賀六渾在軍營之中準備了充足的糧草物資,所以斷敵糧道之策對賀六渾影響不大不。除非衛鉉想打持久戰,然而衛鉉根本就不想這麼打。
再者說了,他還要考慮侯淵。若他採用此策,陷入困境的、深信自己的侯淵只會落得敗亡下場。
而後,他不但要單獨面對賀六渾軍,還會在爾朱集團內部壞了名聲,日後再也沒有人敢相信他。
此法,著實不可取。
說白了,衛鉉肯定了朱岱林,但他不用。
“賀六渾善戰,昔年曾……”段榮頭大如鬥,他只對賀六渾的能力有所瞭解。可分開之後,他常年蹲在幷州,與賀六渾交往不多,自然不知道敵軍戰鬥力;因此一時間卡殼了,不知道怎麼說下去。
衛鉉歉然一笑,倒是忽略了這點;若是再問下次,那不僅不近不情,而且寒了段榮父子的心,轉而及時接個話頭:“賀六渾的軍隊多為雜兵,自不是我軍之敵,卻是我問了蠢話。段長史對戰法可有計較?”
段榮暗自鬆了一口氣,他和竇泰、蔡俊、堯雄原為爾朱榮麾下可有可無的人,被爾朱榮安排到上黨之後,他們對衛鉉果斷風格和軟硬手段極為佩服,更重要是衛鉉對他們異常信任,使他們四人心甘情願的認衛鉉為主。只不過現在是和賀六渾作戰,從而讓他們父子顯得比較尷尬。
他拾起幾顆紅石,對眾人說道:“我軍大舉入境,瞞不過賀六渾耳目。賀六渾接下來定然集中兵力、設法殲滅或擊退侯將軍,然後心無旁騖的應對我軍。”
說著,段榮將紅石放到“營盤”之外,繼續說道:“主公剛才說敵營沒有騎兵,且對方又急著對付侯將軍,定然將精銳步卒和精騎盡數排程,以期儘快殲敵於野。這就註定營內叛軍是隻能固守、無力出營作戰的雜兵。”
“卑職認為我軍可以派出五千騎兵,扮成一萬五千騎,之後於大營東北吸引他們注意力。此舉既能引起前方之敵惶恐,又能令守軍不安。”
“我們的主力則配合侯將軍軍從側面進攻賀六渾主力,此戰敵軍必敗。只要營外主力被我們盡數殲滅,營中守軍不足一提。”
“主公此前說此役以殺敵精銳為主,敵營和淶源城反而不重要,末將贊同長史之策。”竇泰拱手一禮,朗聲道:“不過時間要拿捏得精準,也要侯將軍全力配合,並且頂住賀六渾攻勢。”
段榮、竇泰說到這裡,戰略漸漸清晰明朗,眾將根據兩人之策,你一言我一語的提出建議,很快就把一個完整的作戰計劃勾勒出來。
衛鉉聽到戰術完善起來,向威武軍軍主達奚武、副軍主若干惠吩咐道:“達奚將軍、若干將軍,你二人率威武軍誘敵,你們的職責是虛張聲勢、引而不攻;只要成功拖住營中守軍、使其無法支援前方敵軍,就是大功一件。”
“末將遵命。”達奚武、若干惠起身應命。
“你們要迂迴一圈,路程較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