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當務之要是養精蓄銳 (第1/2頁)
鼎定南北朝創世中文網 碧海思雲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呂梁山山脈、勾注山餘脈匯成一個從達數十里的山谷,穿梭谷中的漯水又名馬邑川水。山谷以南是建在華蓋山上的寧武關,再往東南就會進入平緩的“忻定盆地”;山谷以北漯源城隸屬恆州平齊郡,從此城繼續向北,則是豁然開朗的“大同盆地”。
得益地勢之便,漯源城向來是南北商人交易之城,僅是大集市就有三座,以往的每一天都是人潮光澤、喧鬧繁華。不過近來的漯源城如同一座死城似的,再也不見往日熱鬧;臨街店鋪盡皆關上大門,街上除了一隊隊甲冑俱全計程車兵不時巡視,很少看到商人、閒人。
黃昏日下,剛剛率軍入城的爾朱天光內著赤焰鎧、外披黑色披風;在劉貴等將和一干親兵簇擁下,疾步進入正堂。
爾朱天光負責雁門郡防務,北上途中聽聞斛律洛陽在平城集結大軍,立刻化防守為主動,命令寧武關主將劉貴佔領漯源城。
城外是一望無垠、易攻難守的“大同盆地”,只要成功佔據此城,斛律洛陽必然率領主力大軍前來奪城;否則的話,他將防不勝防、無從防起。而東邊的西陘關仍然保持防守態勢,主將堯雄只需守住城關,那便是大功一件。
此城已然如願拿下,不僅代表戰略完成了一半,而且令斛律洛陽陷入被動,接下來必須順著他的節奏走;一旦斛律洛陽率領主力大軍前來,便能畢功於一役。
爾朱天光解下披風、佩劍交給親兵,徑自坐到主位之上,目光低垂,拿起平鋪在案几上的地圖默默觀看。
劉貴已經用炭筆在地圖上畫了五個圈,漯源城位於南端。城之東北為平齊城、正北為懷安鎮、西北為神池城,三者併成一個指向漯源城的箭頭;而懷安鎮背後一百多里是馬邑城。
他抬眸看著威武雄壯劉貴,沉聲問道:“劉將軍,斛律洛陽大軍現在何處?”
“稟將軍,末將在半個時辰前剛收入軍情,賊軍主力還在桑乾郡山陰城。”劉貴行了一禮,很是揶揄的說道:“斛律賊原是是在山陰東北的桑乾城分兵,騎兵向平齊郡奔來,步卒向西陘關之北行軍,許是聽聞漯城失守,於是又合兵於御河、漯水交匯處的山陰城。從時間上算,明日將會抵達平齊郡馬邑(朔縣)。”
爾朱天光只聽得目瞪口呆,心中大生荒謬之感。
按照行軍作戰的最低標準來說,斛律洛陽主力或者前鋒此刻應該在四十里外的懷安鎮紮營休整,同時派兵攻打和奪取守軍比較少的漯源城。然而對方主力遠在幾百裡之外不說,甚至就連馬邑城守軍也沒有來奪城,實在是無法理解……
他深深的吁了口氣,一臉木訥的說道:“我已經夠瞧不起斛律洛陽了,可我萬萬沒有想到那賊子比估計中還要不著邊際。就這樣子也敢與大都督作對?光是想想,都覺得不可思議。
“一開始末將也感到不可思議,後來仔細一想,就釋懷了。”劉貴頓了一頓,接著說道:“大都督以往是平叛主帥,斛律賊只需依令而為,便能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然而他好像分不清將與帥的區別,立下功勞又多;於是野心膨脹,以為自己也行。”
爾朱天光啼笑皆非,點頭道:“有此可能,不過不能大意。”
“遵命!”劉貴應了一聲。
爾朱天光又看向了地圖,暗自揣摩一會兒,頭也不抬說道:“給我說說四個犄角的兵力情況。”
劉貴道:“將軍,平齊城守軍有五千騎兵、五千步兵;主將斛律椿是左牧令斛斯敦之子、斛律洛陽的族弟,此人雖然出自將門,可他膽小怯懦、生性佞巧,甚得其族兄歡心。懷安鎮步騎計有五千,主要由六鎮叛軍士兵構成,異常強悍;主將名叫葛仁恕,葛榮族人,此人膂力過人、武藝高強、善使馬槊,尤喜陣前鬥將,據說他打遍恆、朔二州無敵手。”
“這年頭,誰還喜歡鬥將?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