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人心叵測 (第1/3頁)
鼎定南北朝創世中文網 碧海思雲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常策,大都督並沒有虧待你們兄弟,你為什麼反了?”涿鹿城之內,主將尉遲本我披頭散髮,語聲哭腔的大聲質問。
“大都督賞罰不明、處事不公,只會重用親族故舊、麾下老軍,焉知我等‘雜兵’苦楚?我等裝備不全,飽受爾等欺榨,朝廷軍又次第彙集而來;再打下去,弟兄們都沒有好下場。”常策收起了弓箭,冷冷的對尉遲本我說道。
潘縣涿鹿城是平原郡第二大重城,也是杜洛周後勤重地。此城城高牆厚,又有護城河拱衛。而城內本有一萬五千餘軍鎮守,即便是五萬人強攻都很費勁,不過堅固的堡壘往往從內部攻破,誰讓副將是上黨軍的內鬼呢?
常策之所以造反,其根源還是殷州刺史崔楷突然殺入燕州上谷郡的舉動,一下子就打亂了杜洛周的部署和戰爭節奏;杜洛周未免老巢陷落,派兩萬五千大軍緊急馳援上谷。隨後,又從潘縣抽出五千精兵,以彌補平原城的兵力不足。
在杜洛周調兵遣將的時候,困守平原城的元彝窺得戰機,並且在羊深的建議下,主動派兵出城作戰,不給杜洛周喘息之機。與此同時,上黨軍又朝著涿鹿城猛撲而來。
常策看不到獲勝的希望,朝廷軍已成席捲之勢,於是在摯友崔元獻派人暗自勸說之下,乾脆降了上黨軍。他在上黨聯軍兵臨城下之時,率領自己麾下的一萬雜兵忽然對尉遲本我的五千精兵動手,並且開啟東城城門。
尉遲本我猝不及防,失敗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此人是杜洛周妻兄,將他給我關起來。另外派出兩鎮士兵清理亂兵,願降者則就地收編;負隅頑抗者、趁亂禍害百姓者,殺無赦。”常策和他計程車兵今天殺了不少人,儘管以前都是同袍,但是他既然走上撥亂反正的路,就沒有辦法回頭了,唯有繼續殺,殺到再無敵人。
崔元獻率領的五千大軍自東門入城,他的使命是平息東城,由於尉遲本我把大軍都集中面向上黨軍的南城,所以那邊防守薄弱,拿下來自然是不成問題的。
常策是常景的弟弟、崔元獻是崔秉的侄子,兩人都是投靠叛軍的敗軍之將,他們不但對燕州當下形勢一清二楚,也知道自己要想獲得朝廷認可,難度將會遠超跟著杜洛周造反的叛將。而他們的投名狀光靠臨陣投降是不夠的,如果把城中物資完整交給衛鉉,不讓負隅頑抗者焚燒,那就差不多可以贖罪了。
衛鉉沒有率軍入城,而是率領聯軍在城之東北擇地紮營,與涿鹿互為犄角,即使杜洛周派兵來援。聯軍也能憑藉地勢打他一個以逸待勞。
涿鹿城外,呈現出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一萬五千名屯田軍、輜重軍、東代軍揮汗如雨,合力用砍伐而來的木材紮營。
三千名侯淵軍列隊於護城河之外,靜候城中訊息;只要城內戰事平息,侯淵就會入城接管城防和物資。
上黨驍勇軍、果毅軍、威武軍、揚武軍抓緊時間休息,坐等敵軍上門。
涿鹿城和平原城只有二十多里的距離,杜洛週一旦聽說後勤重地遇襲,定然來援。不過涿鹿城“內訌”之後,杜洛周手中的兵力不過五萬人左右,此前還分兩萬五去了北方的上谷郡,平原郡這邊只有兩萬五到三萬人罷了。再加上又有元彝頻頻出擊,估計杜洛周也沒有多少兵力可派了。
要是派得少了,不夠聯軍殺。要是傾巢出動,如同項羽那般攜帶三日口糧前來背水一戰,士氣高昂的聯軍也不虛。
更何況平原城裡的元彝也不會坐視不管,杜洛周要是膽敢拔營南下,已經開始反攻的元彝定然讓騎兵咬住他的後軍。
所以從當前的大勢來說,自從杜洛周決定分兵救援上谷郡之後,他就陷入左右為難的窘境了,此時無論是馳援也好、還是不馳援也罷,全都不是最佳選擇。
“主公,諸位將軍,前方斥候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