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戰場上的受傷人數遠遠超過陣亡士兵,重傷不治和復原歸隊的,往往又是四六開。

也就是說,他的軍隊僅僅只是打了一場順風仗,就折損了三百多人,要是讓他們去打硬仗,後果實是難以想象。

第三幢幢主達奚長嘆一聲,神情苦澀的說道:“將軍,我們梗陽的鄉兵主要是一些放下鋤頭的民夫、放下牧鞭的牧民,他們的軍事素養和心理承受力極差;再加上訓練日短、沒有上過戰場、沒有見過血,與烏合之眾並沒有絲毫區別。”

“敵軍後軍雖然同樣是烏合之眾,但是他們在生死關頭情急反撲,個個都爆發了出前所未有的戰鬥力、魄力。所以當我軍面對儼如兇悍困獸般的敵軍之時,很多將士都畏縮不前,甚至還有人調頭後退,這便導致本就不嚴整的戰陣出現了致命的漏洞,最終被敵軍一一沖垮、一一殺死踩死。”

說到這裡,他勉強一笑:“將軍,我軍算是好的了,太原郡鄔縣和榆次縣死傷更多,兩名縣尉一路哭喪著臉,不知如何向鄉親交待。”

一時間,衛鉉默然不語。他沉吟良久,這才向眾人說道:“爾等務必將名冊造好,以便大都督戰後封賞和撫卹;要是有人弄虛作假、欺上瞞下,休怪我衛鉉翻臉不認人。”

眾將都是志存高遠、目光長遠的人,自然不會因為小利而失大義;麾下將官如果膽敢欺壓良善、剋扣將士軍餉和撫卹金,那就等於是毀壞他們的名望、拆除他們晉升的通天梯。

聽聞衛鉉這番交待,眾將均是肅容行禮,異口同聲應道:“末將定當反覆核查,請將軍放心。”

議完此事,若干惠忍不住問道:“我軍之所以能夠輕輕鬆鬆把斛律軍主力殲滅,全是因為將軍獻出的良策;但不知大都督可曾提起封賞?”

在座眾人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衛鉉要是有肉吃,他們必然獲得一口香噴噴的肉湯,要不是衛鉉一直跟在爾朱榮身邊、難得見上一面,他們早就出聲詢問了。此刻經若干惠一問,所有人都看向坐在上首的衛鉉。

迎著一雙充滿期待的目光,衛鉉並沒有把爾朱榮私下承諾的首功說出來,而是模稜兩可、意有所指的說道:“大都督賞罰分明,有功便賞、有過則罰;絕不會虧待有功之將,諸位大可放心便是。”

眾人順著話意稍稍延伸,立時聽了未盡之言、弦外之音,欣喜道:“恭喜將軍、賀喜將軍。”

衛鉉點了點頭,並沒有急匆匆的拉攏他們為己用,因為他知道時機尚未成熟,若他此刻像得志小人那般許下什麼不著邊際的承諾,眾人反而看白了他,然後避而遠之、日漸疏遠。

一旦爾朱榮封賞下來,一切都會變得水到渠成。到了那個時候,這些尚處微末之境、籍籍無名的未來名將也許不用他去籠絡,自己都會緊抓時機、主動投靠。

當然不是說衛鉉看不起這些未來名將,而是北魏王朝社會形態和權力階層早已固化、各級職位早已分割完畢;那些世家門閥和王公大臣更是十分默契的封死了仕途之門、晉升之路,從而導致出身不高、出身不好人才很難入仕、很得升遷,大家為了改變自己和子孫後代的命運,個個都會努力尋找和爭取那一線希望。

就拿衛鉉自己來說,他為了改變命運、為了讓衛家莊老少過上好日子,一樣是緊緊靠在爾朱榮身邊,努力尋找機遇。

便在這時,念賢大步入內,拱手行禮道:“衛將軍,大都督請你前往官署議事。”

“這就過去。”衛鉉答了一句,又向諸位吩咐道:“戰事尚未結束,還望諸位加強防禦,切勿大意輕敵。”

“末將遵命。”眾將轟然應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