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節 長安舊友(六) (第2/2頁)
晉中鏡中的主要角色介紹 兔兒知秋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和少數民族都是不具備的。
所以氐族商人經常以物換物,就像糧食和鹽,還有絲綢和瓷器,都是他們想要換取的東西。
“原來是這樣,我家在這裡開著糧店,倉家就做著鹽業生意,這都不難辦。”少年淺淺笑道。
“我叫李雄,是從略陽郡而來。”李雄拱手說道。
少年也略施禮道:“在下任遠,字子初,是從洛陽來長安看望朋友的。”
兩位少年在街頭偶遇,一見如故,後來又把酒言歡,天南地北,無所不談,李雄欽佩任遠的學識淵博,而任遠卻欣賞李雄的性情剛直,豪情灑脫。
至於任遠來看望的那位朋友正是倉慈之後,倉海,倉慈在魏文帝時期擔任過長安令,治下嚴明,後來遷任敦煌太守,溝通西域,政績卓著,深受當地百姓以及西域各國的愛戴。
在任遠和李雄結交後,他們時常會書信往來,氐族商人再去長安販賣貨物,倉海都會給他們公平換取錢物。
“子初兄,上回你託人帶給我的一罈酒,沒有雜質,甚是清澈,醇香獨厚,我此番前來就是想要買一些這樣的酒帶回益州,也希望可以長期合作,畢竟益州那邊有些僻遠,不知道洛陽的商賈願不願意與我們做生意。”
任遠站起身,笑道:“仲俊兄,這件事待會再說,我們先去鄰近的裴府用晚飯吧。”
“裴府?”李雄疑道。
“洛陽的特色菜也就那些,不過她那裡的菜餚品種很多,味道也很獨特,值得品嚐。”任遠淡笑說道,先走出亭子。
李雄也跟上他的腳步,說道:“人道河東裴氏與琅琊王氏同盛於一時,又稱‘八裴八王’,就像往日裴令公與王衍相比,可惜裴令公已經病逝。”
任遠淡淡一笑,說道:“儒林丈人裴司空(裴秀)、玉人裴令公、言談之林藪裴侍中(裴頠),他們皆是河東裴氏中傑出的人物,不過追述到前朝,清陽亭侯裴潛(裴秀之父)平恆貞幹,更是深受魏武帝的器重......”
“昔年代郡大亂,烏桓王及首領都自稱單于,專權控制郡內諸事,魏武帝(曹操)便任命裴潛為代郡太守,欲讓裴潛率領精兵前去鎮壓討伐,裴潛卻選擇隻身乘車去往代郡,設法安撫了單于,從而穩定了北方邊境的局勢,可惜裴潛在代郡只做了三年的太守便返回朝廷,之後單于再次造反......”
李雄嘆道:“祖父對裴潛也甚是敬重,可惜——”